“这些年,随着一些传承人的相继去世,年轻人对传统项目又敬而远之,有些‘非遗’项目已濒临消亡的危险。”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王芳贤说,耒阳的敖山庙会现只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能够掌握全局,法定的代表性传承人还没有找出来;蔡伦造纸技术现在也只有1个人掌握。
针对现实窘境,谭东波说,要大力开展“政府出钱,百姓看戏”的宣传交流方式,唤起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追随。让“非遗”上升为一种市民喜闻乐见、愿意传播的艺术活动。
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我市下一阶段将组织专业摄影人员全程拍录所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成画册,且在今年11月前制出全市“非遗”分布图集,全力抢救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随着“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被认定,他们正走进市民的视野。本报将陆续推出“寻访‘非遗’传承人”系列报道,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他们,让众多传承人的绝技后继有人,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