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非遗”传承保护应存“魂”扬“形”

时间:2010-05-24 15:09 新华网山东频道 点击:我要评论

京都老字号 京畿老字号 京城老字号 京华老字号 津门老字号 鹤城老字号 北京老字号 老字号网店 老字号协会 上海老字号 广东老字号 四川老字号 苏州老字号 南京老字号 昆明老字号 河南老字号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从少数民间艺人手中走向大众,又如何在大众文化中保持其原生态性?正在山东省胶州市举行的中国第二届秧歌节上,专家认为“非遗”应分类保护与传承,原生态性要原封保存,而表现形式应多创新演化,让大众乐于接受,提高“非遗”的公众认可度。

“非遗”传承与保护危急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认为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但一些地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量流失甚至遭到破坏,而且受国际多元文化的冲击,愿意继承和学习“非遗”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安徽省蚌埠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谢克林在第二届秧歌节上接受媒体采访时大声疾呼:“‘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十分危急!”

谢克林曾担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他说:“现在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果不保护,就真的没有了。‘非遗’是活在人身上的文物,如果没有人继承,这项艺术就等于被判处死刑。我现在看一些民间舞蹈已经没有了原来的韵味。”

近年来,我国在“非遗”保护中取得巨大成就,2006年我国设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列入这个名录的项目达到1400项左右。但同时,在过去二十年间,我国民间小戏种从386种减少到目前的200多种,100多个民间戏种流失。

前来参加第二届中国秧歌节的云南省玉溪市花灯剧团秧歌队的领队严伟告诉记者,玉溪花灯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目前在当地的普及程度并不乐观。“许多年轻人虽然知道这是当地的民俗瑰宝,但就是不喜欢学。而且剧团作为这项艺术的主要载体,现在也面临改制和观众少等困境,特别是城市观众少。”他说。

“非遗”保护需存“魂”扬“形”

非物质文化遗产界的专家认为,受国外文化和网络文化等冲击,芭蕾舞和街舞等为代表的西方元素成为群众文化的主流,影响了公众对中国“非遗”价值的认可度,导致其只能在主流文化的边缘艰难生存。

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教授潘志涛说:“现在就是要转变百姓观念,让大家多了解中国的‘非遗’。‘非遗’作为中国文化的根脉,比西方现代艺术更富渊源。以秧歌为例,它是用肢体来表达感情和塑造语言的舞蹈艺术,这在唐宋就有,但西方直到芭蕾舞出现才有。”

对于如何改变“非遗”在大众特别是年轻人心中陌生甚至“土气”的形象?潘志涛认为,艺术应不断发展和创新,艺术工作者应该在保留“非遗”内涵和本质的同时,创新其表现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例如秧歌节上表演的胶州秧歌,节奏明显加快了,这样大家喜欢看,喜欢跳,虽然形式有变化,但还是让人感到了胶州秧歌的韵味。”他说。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