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非遗变味引来的社会深思

时间:2010-05-17 11:16 互联网 点击:我要评论

京都老字号,京畿老字号,京城老字号,京华老字号,津门老字号,鹤城老字号,北京老字号,老字号网店,老字号协会,上海老字号,广东老字号,四川老字号,苏州老字号,南京老字号,昆明老字号,河南老字号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冯骥才提案:对于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要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管理方式,成立专门管理机构,组织专家进行长期、定期的监督、监管,并建立黄牌警告和红牌除名的制度,以保持我国文化遗产的纯洁性。

人们不禁要问,国家大力保护的“非遗”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民间美术研究专家王今栋给出的答案是:如今的“非遗”变味了。

颜色变味的钧瓷

王先生指出,日本人特别崇拜钧瓷,民间甚至有“家有千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因此,他们千方百计想把钧瓷的制造工艺学到手。当来中国参观钧瓷厂时,日本专家往往先把鞋底涂上胶,好粘些钧瓷的材料回去化验。

在王先生眼中,如今钧瓷的问题不是怕被别人模仿了,而是传承人没能传承传统工艺,自己把传统技艺给“丢”了。王先生向笔者展示了一个工艺美术大师的钧瓷作品,其底部是白色的釉。王先生解释道,传统的钧瓷底部是不上釉的,呈芝麻酱色。底部上釉的钧瓷看似很有整体感,却丢失了传统钧瓷厚重、结实的韵味。

除此之外,钧瓷的烧制方法也变味了。过去是用煤来烧钧瓷,煤窑似馒头状,在窑两边分别点火,因而窑内的火温不一致,煤中的矿物质元素氧化还原后可在钧瓷上显现出各自的特点,往往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颜色,行话称“窑变”。王先生拿出了三个老钧瓷来举例:虽然它们是在一个匣钵里烧制的,但颜色很不一样。如今则是用方方正正的大煤气窑来烧钧瓷,窑内的火温基本一致,钧瓷上无法出现多样的颜色变化。

王先生认为,造成钧瓷传统技艺失传的主要原因是那些继承人文化水平太低。“他们大多数人文化水平低,很难去总结传统工艺的特点后再去继承,只是跟着师傅学表面的东西。”王今栋先生则认为,不仅是继承人不懂,就连现今许多所谓的专家都没有民间工艺的基本制作常识,往往会误导收藏爱好者。
造型变味的面塑

王先生有一次去山西看面塑展,发现制作人现场就把面粉做成面塑了,这让他大惑不解。他立马就问制作人:“你知道面塑要蒸几次吗?”对方沉默了。王先生介绍道,传统的面塑制作方法是蒸三次,而且每次都是等面干了以后再蒸,最后一次干了后再开始彩绘。“如今这些工序都被省掉了,因此面塑没形了。”他解释道,传统方法可以保持面塑一百年不坏,还不长虫。

“不仅是不牢靠,连造型也变了。”王先生说:“如今的面塑多是些小动物、小花小鸟之类,就是照动物做的。”他介绍道,传统的面塑造型表现的不是现实生活里面存在的物体,带有很强烈的想象、神话的色彩。“如今有一些面塑既想传统又想写实,那就四不像了。”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