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的广州酒家,屈指算来,还不足“百岁”,但它“食在广州第一家”的广告词却让广州酒家誉满全国。作为广州餐饮业的老字号,随着陶陶居、南园酒家、莲香楼、太平馆等老字号餐饮的起伏跌宕,广州酒家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为广州老字号餐饮树立了一个典范。记者近日从广州酒家企业集团(以下简称“广州酒家”)获悉,今年顺利完成改制的广州酒家正在酝酿上市,目前已经进入上市辅导阶段,而集团的另一主力业务———食品将与餐饮齐头并进。
“借鸡生蛋”开餐饮业借贷先河
广州酒家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改革开放之初,国有企业广州酒家遭受到外资、合资、集体等各种体制餐饮业的冲击,老字号的优势逐渐被削弱,而广州酒家当时的一个创新之举对其日后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贷款?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拿什么还?”广州酒家集团总经理林杏绮(见左图)回忆起当初的情形还深有感触。当时仅有40万资产的广州酒家贷款400万元,将老态毕现的广州酒家进行了一番精心的“打扮”,开创了当时老字号借贷先河。
但广州酒家并不只甘于此,其最早学习外资酒店的服务改革也让同行为之侧目。“当时老总就带着一班人去珠海的外资酒店学习,比如说用公筷、公用调羹分菜、调味料人手一碟等等一系列先进的服务方式。”当时还是广州酒家服务员的林杏绮回忆,正是广州酒家硬件、软件的提升,才使得盈利大幅提升,更是提前半年偿还了银行本息。
记者了解到,不少老字号餐饮的软件实力并不输广州酒家,但时至今日,仍难逃衰落的命运。广州酒家企业集团办公室主任赵利平认为,广州酒家之所以能有今天,与广州酒家一直以来延续的敢于创新精神有很大关系。他以广州酒家首次卖月饼为例,其新颖的营销方式至今为市民津津乐道,“第一年奖金项链,第二年、第三年奖房屋,这是食品行业闻所未闻的。”
聘用职业经理人保持企业活力
餐饮受制于店面、厨师,发展,再高的上座率经济效益也有限,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广州酒家已经成为首家营业收入超亿元的餐饮企业,但也不得不面对国企负担日益加重的窘况。
1998年,广州酒家重新调整新一轮的战略定位,在广州番禺购地10万平方米,创办了利口福食品公司,成为广州酒家集团食品工业基地,生产品种有月饼、速冻点心、面包西饼、秋之风腊味等八大系列100多个品种。
而此时,集团的餐饮业务的扩张速度也没有放缓,截止到目前已开设了9家分店。赵利平透露,餐饮业务的战略是“打造本地忠实消费群,从广州市区向珠三角城市到外省市场逐步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