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国际性盛会,“瓷器、文房四宝、茶叶”等项目都是中国必不可少的参展品目。然而,细心的人看过日本馆展出的屏风、以及欧美馆展出的陶艺制品,不仅会联想到: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传统技艺不断取经赶超,并“后来居上”。中国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护路在何方?经济之声记者试图在上海世博会上的“中国元素”展演活动中找到答案。
来自山西广灵的民间剪纸艺术家高清红向记者介绍了她独创的三维立体剪纸艺术。本届上海世博会“中国元素”展演活动中包含了茶、画、扇、戏、瓷等十个门类和领域,来自各地的能工巧匠汇聚一堂,将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文化瑰宝全面呈现给游人和世界。
然而这些年来中国的传统技艺,尤其是经济效益显著的技艺,不断被国外发达国家研究甚至超越。面对祖传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的双重压力,中国的匠人们如何应对呢?想到这,记者带着疑问,在展区中一访究竟。
始于西晋时期的龙泉青瓷,工艺考究,流翠异彩,目前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记者这次也意外邂逅了并称为“龙泉青瓷四老”之一的徐朝星大师,说明来意后,徐朝星对于景德镇白瓷技艺流失国外的教训感慨良多,老人自有一套培养人才和保护技艺的方式.
行走间,来到了中国茶坊。这里的主人是北京百年老字号茶庄吴裕泰的掌门人,茉莉花茶技艺传承人孙丹威。谈到品牌技艺保护,孙掌门给出的答案倒也干脆,原叶好寻,秘方独家。
说到这小小的中国纸扇,也大有来头。浙江工艺美术大师赵平加用多年心血将剪纸、雕刻等手段融入扇艺的制造过程中,同时鼓励旗下弟子们接受高等教育,敢于创新。这也让她的平加扇艺,入选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当地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落实,在她看来也是传承技艺和培育人才必不可少的一环.
科学的人才培养,严格的技术管控,政府的引导扶植。这就是民间大师们给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