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点铺也是用纸包装,分门别类包得四四方方,特别油大的糕点还要衬上一层蜡纸,包好后还要附上一张红门票并且捆牢。红门票印有店名和经营项目,这张红纸是店铺的招牌。
在计划经济时代,各个合作社和副食店包包儿的任务特别大,凭本供应的小商品都要一一包成小包,诸如白糖、淀粉、碱面、小苏打等等,售货员上班时间包,下班后接着包,这是副食店用纸量最大的年代。一切散装商品都要经过这道包装程序,然而副食店的精盐不在此列,因为精盐很早就是带着包装上市的,精盐都用牛皮纸包装,外观好像老式的中医脉枕,上面印着“再制盐”三个大字。
现在坚持使用传统方式包装商品的,大概就是茶叶铺了,当然茶叶铺也有桶装和袋装的茶叶,但是老北京平时还是喜欢现买现包的茶叶。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北京新开了一家大型商场,这个商场的茶叶柜台首创用牛皮纸袋装茶叶,还曾引起一些老北京的议论。
液态的物品历来就有瓶装和散装两种。对于两种不同包装的商品,北京人的说辞也不相同,购买整瓶、整箱的东西都“买”,如买一瓶酒,买一瓶酱油,买一箱啤酒等等;至于散装商品,购买时需自带容器并且说“打”,如打一斤酒、打半斤酱油、打一毛钱醋等等。整瓶的东西用完后,持原包装到商店再次购买,此项活动叫做“换”,如换两瓶啤酒,换瓶酱油,换的时候原瓶折价,这种换的方式今天仍在继续,这就大大地节约了包装。
以前牛奶也是瓶装,最早是送货上门,后来是排队换奶,而今瓶装奶已经比较少见了。
早年的粮食也基本不带包装,只有整袋白面(44斤装)是连袋一同销售,面袋不回收。困难时期面粉改为50斤一袋,而且面袋不出售。粮店出售其他粮食历来不带包装,顾客买粮食需要带口袋。北京地区杂粮品种繁多,即使富裕人家也并非整天吃大米白面,老北京购买少量杂粮时不少都是一袋两装,口袋里先装十斤小米,在小米上边将袋捆紧,上半截再装其他粮食,捆扎后成葫芦状,这样就节约了一样包装。
几十年来猪肉的包装变化最大,早年生熟肉都用荷叶包装,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改用木纸包装,一毫米厚的椴木干净、漂亮,并且无色无味,但是椴木是制作胶合板的重要材料,做包装纸太可惜了,后来被制止。困难时期使用一种油纸包装肉馅儿,现在则全用塑料袋包装。
北京历来对礼品包装还是比较讲究的,但是并不奢华。
糕点是串门送礼的首选,送礼的糕点要装匣子,北京糕点匣子的式样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几十年不变,始终是一个不带店名的长方形匣子,规格大约是30×15×13厘米,最早是薄木板制作,后来改用马粪纸,困难时期改用硬板制。匣子外用花纸裱糊,改革开放后改成扁形匣子,大型工厂自制糕点匣,印有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