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中华老字号企业招工难传统文化传承面临挑战

时间:2011-10-19 09:47 中国广播网 点击:我要评论

周村烧饼作为山东一大名小吃,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之一。然而,目前周村烧饼却因为只能依靠人工制作面临招聘不到年轻工人的问题,陷入了“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

中广网淄博10月17日消息(记者沈剑华 刘颖超)周村烧饼作为山东一大名小吃,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之一。然而,目前周村烧饼却因为只能依靠人工制作面临招聘不到年轻工人的问题,陷入了“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

上世纪90年代,周村烧饼有限公司曾经斥资180万元购买了一台先进的生产设备,希望以此代替人工生产。然而,用机器大批量生产出的烧饼口感一般,不够松酥,达不到传统的周村烧饼“薄、香、酥、脆”的要求,批发商们纷纷要求退货。由此,周村烧饼有限公司的领导员工们深刻地认识到:周村烧饼的制作必须按照古法,由工人手工制作完成。

在烧饼的制作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人都要始终站立在工作台上,手上的活儿不停,身体也随之有节奏的进行摇摆,对体力要求很高。而且每天重复同一套动作,难免感到枯燥无聊。因此,许多年轻人宁肯去超市、饭店等比较轻松的地方打工,拿比较低的薪水,也不愿意到这里学习做烧饼。

据淄博市周村烧饼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王春花介绍,该公司现有员工150多人,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上,有40多名工人已经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按照生产能力的不同,分为一般工人和熟练工人,按照生产的数量实行计件工资制度。通常一般工人的月薪都在三千元以上,干活儿多的熟练工甚至能够拿到四五千元。但即便如此,厂里还是很难招到新工人,生产能力受到不小的限制。

为了解决在当地招不到人的问题,周村烧饼有限公司在济南市济阳县开设了一个分厂。因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招人相对容易。但目前公司依然面临着产量不足的问题。2010年,公司的生产量共有980吨,然而市场订单需求却高达1140吨,产品缺口很大。2011上半年,公司还能基本满足市场需求;然而从9月份中秋节开始,订单不断涌来,生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今年,周村烧饼有限公司投资1500多万建成了一座3000余平方米的周村烧饼博物馆,9月5日正式开馆。游客在博物馆可以了解周村烧饼的发展历史、生产流程,还可以现场参观工人示范生产流程,品尝新鲜出炉的烧饼。希望借此宣传周村烧饼的历史文化,让游客了解周村烧饼,也让当地的年轻人在情感上认同这一老品牌,主动参与其传承发展。

作为周村烧饼创始人郭云龙的第三代传承人,王春花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将这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老品牌继承下去。“我们不光是生产商品,更应该明白这是一个老品牌,我们有传承下去的责任,得尽量保护。”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