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村”名考
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宝玉冷笑道:【庚辰双行夹批:忘情最妙。】“村名若用‘杏花’二字,则俗陋不堪了。又有古人诗云:‘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就用‘稻香村’的妙?”众人听了,亦发哄声拍手道:“妙!”
话说“稻香村”,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食品店常见的字号,《清裨类钞》有云:“……稻香村所鬻,为糕饵及蜜饯花果盐渍园蔬食物,盛于苏。”为何食品店要取名“稻香村”,说法不一。一说缘于诗词,例如“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新城粳稻,五里闻香”。将“稻香”二字用作食品糕点铺的铺名,形色味兼具,的确妙得很。
另一种说法则颇有些神话的味道。相传数百年前,江浙一带有一家卖熟食的小店,生意清淡。一天晚上,店里忽然来了一个讨饭的瘸腿汉子,老板见他残疾可怜,就送了些东西给他吃,又见天色已晚,便在店内一个角落里铺上稻草,留他住宿。
第二天,瘸腿汉子不辞而别,老板便把他睡过的稻草拿去烧火,没想到煮出的肉香味扑鼻。于是他大肆宣扬,说瘸子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下凡,还将店名改为“稻香村”。从此,他的生意逐渐兴旺,其字号也被人争相使用。
也许正是因为“稻香村”名称之妙,当1895年(清光绪21年),金陵人郭玉生带着几个深谙南味食品制作工艺的伙计来到北京,开创京城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第一家”,“稻香村”这一字号就成了不二选择。
引南式糕点自创经营模式
当年,郭玉生将店铺就选在了最为繁华的前门外观音寺(现在的大栅栏西街东口路北)。铺面坐东朝西,三间门脸,二层小楼,进门后左边是青盐店,右边是茶食柜,门楣上一块黑漆金字匾额“稻香村南货店”。
开张这天,门庭若市,生意兴隆,郭玉生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南店北开的夙愿终于变成了现实。
稻香村前店后厂(那时又叫“连家铺”),自制各式南味糕点、肉食,既好看又好吃,不但花样翻新,而且重油重糖,存放数日不干,在气候干燥的北京很受欢迎。当年稻香村生产的冬瓜饼、姑苏椒盐饼、猪油夹沙蒸蛋糕、杏仁酥、南腿饼等在京师是初次露面,让习惯吃北方“大饽饽”的京城人享受到了精致的正宗南方美食。这家南味杂食店没多久就“火”了起来,大街小巷一传十,十传百,食客络绎不绝,上到名人百官,下到平头百姓。
据《旧都百话》记载:“自稻香村式的真正南味,向北京发展以来,当地的点心铺受其压迫,消失了大半壁江山。现在除了老北京逢年过节还忘不了几家老店的大八件、小八件、自来红、自来白外,凡是场面上往来的礼物,谁不奔向稻香村?”而稻香村前店后厂、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也是京城糕点铺中的异类,这种经营模式逐渐被后来的饽饽铺、食品铺所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