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的评价如何?按照安东内里的说法是相当完美。汤姆林森为这个一度是财务符号的字符赋予了新的含义,但并没有曲改它的原始含义,这就象他事先查阅了现代艺术博物馆关于形式、功能、价值、文化影响和创新等所有条款一样。安东内里认为,我们为“@”起了“蜗牛”、“小猪尾巴”等不同昵称的做法,正是该符号重要性的最好例证。
饶是如此,但“@”何以成为设计经典?毕竟,新的“@”符号的外表与旧的没有什么不同,而且这也不是椅子、汽车或者建筑设计图等在博物馆中常见的实际的物品。
而这正是安东内里所欣赏的地方。首先,新旧“@”都分别在手写体和计算机代码领域同样实现了化繁为简的功能。安东内里认为,这体现了艺术设计的“高雅与经济性”,这是现代艺术博物馆最为看重的两个特点,尤其是目前经济衰退和环境恶化,重新赋予原有物品新的含义可能比新设计更为聪明的情况下,经济性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时代性也是现代艺术博物馆看重的标准之一。新的“@”紧随时代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经济性,更恰恰在于它不是一件实际的物品。安东内里称:“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收藏总是与时代同步,当今的设计更多地强调美学和道德含义,并不需要一定是一件实际物品。”(肖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