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天津杨柳青博物馆——石家大院(2)

时间:2010-03-16 10:39 互联网 点击:我要评论

民国七年(1918),石元仕七十岁生日,石府接朋引客,大摆寿筵,极尽奢华。不料次年,石元仕即背生溃疽,体弱已极,很快故去。其出丧规模,在杨柳青地

民国七年(1918),石元仕七十岁生日,石府接朋引客,大摆寿筵,极尽奢华。不料次年,石元仕即背生溃疽,体弱已极,很快故去。其出丧规模,在杨柳青地区可谓空前绝后,所耗财资,难以计数。加之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石家生意凋敝,地租难收,衰落之势初现。石元仕去世后,其家人即离开尊美堂老宅,全部迁往天津定居。民国二十九年(1940),石元仕夫人去世。因其娘家势力不凡,丧事必得大办,致使家业更加一蹶不振,只好负债度日。至1948年,天津解放前夕,尊美堂的大部分住宅已变卖他人。

1987年6月,西青区人民政府将“尊美堂”宅第列为区级文物(俗称石家大院),加以保护,并拔资修复。在天津市有关单位的支持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历时六年,投资560万元人民币,终于完成修复工作。1992年,石家大院作为“杨柳青博物馆”对外开放,属天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家大院规模宏大。从北门估衣街到前门(南门)河沿街,长100米,宽70米,占地6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房屋278 间,是中国迄今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晚清民宅建筑群。建筑典雅华贵,砖木石雕精美细腻,室内陈设民情浓厚。素有"津西第一宅"之称。

从估衣街进石家大院北门,一眼看见长长的甬道。这是整个大院的中轴线。甬道两侧,并排五道门,10个四合院。四周还有佣人住的配房。南头西拐有月亮门和影壁,直对河沿大街。

甬道西侧是五进四合院。从北往南第一院是内账房和北客厅。现在院内仍存汉白玉条槽卧狮形大山石一对。第二、三、四院是石氏家族起居寝室和女花厅。第五院是南书房,当时自设私塾,存书满屋。东边甬道有厨房、下房、车棚、马厩及护院男女佣人注所。  

甬道西侧的五进四合院,从北向南第一个院是北客厅及佛堂,往南是大垂花门,木刻石雕最为精美。平时此门不开,只有达官显贵才走此门。一般人只走两侧小门。第二院是串廊院,南面是鸳鸯大过厅。第三院是戏楼及南客厅。当年石元仕庆大寿在此唱堂会戏,是北方民宅最大的戏楼,京剧名家孙菊仙、谭鑫培等曾在此献艺。第四院南面是专门接待贵宾的花厅。清末石家在此设支应局与官府洋人勾结,镇压义和团运动。北面大厅是陈设古玩字画的地方。还有一间屋子是解放初大津专员公署刘青山、张子善办公之处,刘、张后因贪污被枪毙。过月亮门是第五院,有外账房和大影壁。影壁上镶有动物砖雕。影壁正对前大门。

石家大院全部建筑,用料讲究,做工精细。磨砖对缝,画栋雕梁,花棂隔扇,漆朱涂彩。据说乘柱门二九狮图的石鼓子就用了500两白银。二道门的八仙人门蹲是由两个工匠用一年时间才雕制而成。建筑设计都有寓意。如从南向北各门基逐渐升高,意为"步步高升"。而每道院门又有三级石阶,意表"连升三级"。在前檐与山墙交界处,从山墙向院墙伸出条状青石一块,异于别家,意为"石"家高升。装点建筑的砖木石雕,随处可见,每一图案也都有故事含义。如砖雕"丹凤朝阳"、"平升三级"(刻屏中插三大戟)。而各种雕刻艺术品无一雷同。 在甬道西侧,现辟为"石府复原陈列"区。这是当年石家会晤宾客、娱乐消闲、诵经礼佛的场所。装饰陈设豪华。有四扇木雕花屏,被称为国宝,当时工价1200两白银,一朵花、一片叶就合6两白银。室内设备讲究。有一间客厅地下有暖风通道,冬天在墙外地炉里每天烧木炭200斤,向室内地下供热。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