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年来,随着中国大陆新富阶层不断涌入拍卖市场,购置珠宝、稀有手表、艺术和古董、葡萄酒等另类资产,这些富人也成为备受关注的新群体,而他们的购买习惯也成为影响整个拍卖行业的重要因素。
比如,对某些葡萄酒而言,中国大陆“新收藏家”的竞拍和收藏趋势已引起了全球范围重大的价格波动。在2010年和2011年,中国买家对罗斯柴尔德拉菲的狂热致使该酒的价格暴涨,但随着过去一年里这些收藏家的兴趣逐渐转向波尔多和勃艮第等其它法国地区葡萄酒品牌,拉菲的价格又重新回落到起点。
类似的,对于艺术市场而言,中国需求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业风向标。继2011年春拍取得巨大成功后,像苏富比、佳士得、宝龙等国际拍卖行又于近日在香港举办了春拍。在苏富比为期5天的葡萄酒、珠宝和稀有手表、当代和现代亚洲艺术、中国陶瓷拍卖中,中国新兴的、快速成长的收藏家们成为拍场强劲的驱动力。异于佳士得去年葡萄酒秋拍的低迷,苏富比今春为期2天的葡萄酒拍卖成交率破纪录的达到100%,总成交额达6360万港元。在当代艺术部分,中国买家始终保持对中国高质艺术作品的热忱,有37件拍品分别以过百万港元的价钱出售,总成交额达2.11亿港元,为香港苏富比历来总成交额第二高之常设当代亚洲艺术拍卖会。
以苏富比香港春拍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新收藏家已快速地学会如何将高质作品与普通作品区分开来,并且变得愈发挑剔。在佳士得香港的一系列春拍中,亚洲和中国艺术、葡萄酒和珠宝部分共收获27亿港元,超过预期,这显现出另类资产的需求仍然强劲。佳士得的Jonathan Stone在拍卖结束后告诉路透社,“全球各地域的经济不确定性似乎并没有对销售产生太大的影响。”
随着中国现代、传统和当代艺术家的高质作品产量逐渐递减,他们的每件艺术品价格也继续上涨。因此,稀缺性正在成为塑造中国艺术拍卖市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并会在未来几年成为更加重要的影响因子。随着顶级艺术品和古董的愈发罕有,中国收藏家的竞拍态度也发生着变化。他们现在的吸纳也许是为了更长期的投资,而非即时的名誉和利益。同时,许多新买家继续涌入拍卖市场,不仅仅是出于将艺术品作为一种投资的兴趣,他们也正在成为充满激情的收藏家,并逐渐懂得鉴赏艺术。
尽管香港和中国大陆主要拍卖行的销售记录继续稳固,但市场确实显示出一些消极的表征。即便对于最有影响力的收藏家而言,货币转换和35天严格的付款期限仍是一个学习过程。许多买家需要提前学习特别条款,并在3个月的最大期限内付清款项。虽然“赖账买家”在世界各地的拍卖行屡见不鲜,但这种例子发生在对于全球拍卖市场越发重要的亚太地区,已成为非常棘手的事情。正如佳士得亚洲总裁Francois Curiel最近接受CNN采访谈到的,“直到2008年,亚洲市场占据了佳士得销售的2%到4%。今天,佳士得25%的买家来自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