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上,老字号就是一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但是,它现在已被蒙上了一层灰尘,原本夺目的金字招牌有些黯淡。
“不是不想发展,也不是不知道毛病在什么地方,但是这个毛病已经渗入了老字号的每个组织和细胞,成了根深蒂固的顽症。”一家老字号的负责人痛心疾首地告诉笔者。
人员老化:硬件、软件都欠缺通过别人的指点,笔者走进合肥市一条小弄里,向右拐进一条狭长阴暗的过道,一股湿霉味迎面而来,从屋檐漏下点点光斑。上了破旧的楼梯,一个狭小的房间映入眼帘,右边是一个灶台,大概刚炒过东西,还留有清香;左边放着约50公分高的柴禾,房子的后面是七八个黑乎乎的油桶和堆得杂乱的编织袋。
五六个人边手工制作月饼,边说着家长里短,身上的工作服早已是油渍斑斑……这是笔者一行在一家老字号看到的情形。
“虽然是老字号,传统工艺制作,但论服务质量和购物、生产环境,比起人家全国性的联锁糕点店可是差远了。”一位外地游客这样评价。
多数老字号职工人满为患。不仅人员年龄老化,文化水平较低。人员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服务水平。“与那些生机勃勃的外资、股份制和私营企业对垒,我们哪还有什么优势可言,只怕是连招架之力都没有了!”一位老字号负责人感叹道。
缺乏创新:“绝技”是柄双刃剑应该说,秘而不宣的传统“绝技”正像一柄锋利无比的双刃剑一样,有时能禁锢老字号前进的步伐。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老字号在产品的开发上没有新意,几十年了,做面的还在做面,卖糕点的还在卖糕点。曾经在市民心中留下过深刻记忆的许多老字号的产品如卤汁豆腐干、枣泥麻饼、白切、寸金等,由于在工艺、口味和包装等方面缺少创新,正在被安徽人所冷淡。
今年7月初,《南方都市报》记者来合肥,走进红府超市欲购四大名点带回广州,当看到其包装时,摇头说:“这就是安徽名特产品的外包装啊!太差劲了。”陪同前往的省城某报记者至今对此还耿耿于怀。
老字号张顺兴也在固守中不断失守着。“卖了一百多年的糕点现在还在卖。现在市面上各种糕点层出不穷,如果真要市民评选10大糕点,我担心他们会剃光头的。”对饮食糕点颇有研究的合肥市民郭义先生说。
大光明眼镜公司经理吴尚龙说得好:“老字号是一个金矿,要你去开采,而不是一个金山,让你随便享用。”
体制落后:机会就这样悄悄溜走老字号原来姓“民”,以家族经营或多人参股经营为主。从20世纪50年代起,几乎所有的老字号都改姓“公”了,成了政府经营的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产权不明晰严重制约了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