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水名笔”:老周虎臣笔厂
这个著名的制笔工场的品牌,是以制笔工匠“周虎臣”的名字命名。周虎臣自小随父母在家制笔,深得毛笔制作之要领。1694年,他挟全家赴苏州开设“周虎臣笔庄”,乾隆年间被地方官员指派为清宫廷制作贡笔,曾于乾隆60大寿时进贡60支寿笔,深得乾隆赞赏,特赐周虎臣笔庄牌匾。1862年,周虎臣传人为躲避战乱迁店至上海,一致延续至1956年公私合营,成立了“上海老周虎臣笔厂”。
2.“江南墨苑”:曹素功
曹素功是清代著名的制墨“四大家”之一,因追求仕途不顺才返乡以制墨为业。相传康熙和乾隆都十分赞赏他的墨,更有“古来作者难屈指,前朝潘生今曹氏”之名。曹素功死后,他的子孙为了开拓市场,于咸丰年间携带墨具,先迁到苏州,再迁到上海,在老城区南京小东门附近,开了一爿墨店。店铺扩大经营后,就搬迁到文化用品集中的河南中路上了。
3.“五味芬芳”:五芳斋点心店
爱吃粽子的人一定会记得“五芳斋”这个名字。“五芳斋”得名于清道光年间,创始人姓沈,起初在齐门外开了一家甜食铺,出售桂花圆子、赤豆糖粥焐酥豆、莲心羹、冰雪酥、玫瑰糕等甜食小吃。沈氏膝下生有五个女儿,分别取名玫芳、桂芳、莲芳、荷芳和芝芳,恰好和店里常用的原料在字面上有相通之处,街坊邻居就开玩笑地称他的店叫"五芳斋"。沈氏老板干脆将错就错,正式将店铺取名"五芳斋"。
4.“照相王牌”的王开照相
王开照相的创始人王炽开曾于照相馆当学徒,1923年于南京路独资开设了王开照相馆。王炽开在业务经营上独具一格,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顾客至上,质量第一”为宗旨。但真正使王开照相馆闻名是通过两件事:民国16年“远东运动会”和民国18年孙中山“奉安大典”。为这两个新闻事件制作的相片,都加上了“王开”的标志,被各大报纸转载。
5.妙不可言的钱万隆酱油
“钱万隆酱园”至今已有122年历史,当时上海地区有这样一俗语:“一口香酥高桥松饼,妙不可言钱万隆酱油”。新中国成立之初,“钱万隆”只剩下几十间破房子,200来只酱缸,14名工人,生产条件极为简陋。进入21世纪的钱万隆已经年产(销)酱油近2万吨,其中“特晒酱油”的出口量占上海口岸酱油出口量的一半以上,远销欧盟、日本、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6.“天下第一素”的功德林
功德林素菜迄今已有7 0多年的历史了。1 9 2 2年,杭州城皇山常寂寺高维均法师的弟子赵云韶等在释迦牟尼生日那天,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素菜馆———上海功德林蔬食处。“功德林”一名源自戒生罚杀、积功积德、遍步成林,佛语“功德无量”之意。当时主要是为信徒服务,以后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对象也渐渐超出佛教信徒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