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牌阿胶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始于1915年美国旧金山世博会(巴拿马万博会)。此前,福牌阿胶作为皇家贡品,受到宫廷和民间的广泛认可,但走到世博会上,得到海外参观者的喜爱,却并不是一帆风顺。
皇家御用征服世博会
阿胶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补血圣品,量少价高,尤以山东东阿镇(原属东阿县,今属平阴县)熬制为佳,常作为皇家贡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岁常煮胶,以贡天府,本草所谓阿胶也。”《宋史地理志》记载:“贡阿胶,以顶税赋。”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特派四品钦差到东阿镇树德堂监制“九天工序胶”,称为“九天贡胶”。这是阿胶从北魏时期(公元386年~534年)正式成为贡品以来第一次见于记载的皇帝派大员到现场监制贡胶。
在山东筛选展品推荐参加1915年美国旧金山世博会时,福牌阿胶理所当然成了首推展品之一。
1915年4月22日,中国馆开幕。但展会初期,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距,福牌阿胶无人问津。后来,山东参会代表急中生智,找出随展品带来的咸丰皇帝的御赐“福”字,悬挂显要位置,印制了大量的产品说明书,广为散发,增加各国商人对中国商品的了解,扩大对外宣传。近日,在福胶集团副总经理赵慎忠的指引下,记者也有幸看到了这幅“福”字,听着赵慎忠的叙述,仿佛依稀看到了当时的场景:御赐“福”字一出,福牌阿胶顿时成为外界注目中国展馆的焦点。后经过患者临床服用,阿胶的补血效果十分显著,引起媒体的热议。福牌阿胶的订货单大幅度增加。作为传统中药的阿胶,从此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从宫廷流传到民间的“福”
为什么咸丰皇帝会御赐东阿阿胶“福”字呢?按照当时社会的说法,出了件“关系国运”的大事:清咸丰年间,皇帝的宠妃兰贵人叶赫那拉氏因服用了东阿镇邓氏树德堂的阿胶后治好了血症,并喜得龙子(即后来的同治皇帝)。咸丰皇帝特赐给邓氏树德堂堂主邓发三件礼物:一是黄马褂一身(相当于四品官官服);二是手折子一个(相当于进出宫廷的通行证);三就是“福”字了。
邓氏树德堂即把“ 福”字印在了阿胶上,并同时悬挂在堂店门口,作为该堂店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