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魁章笔庄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历经一百八十多年风雨。据史料记载,胡魁章毛笔曾被送进皇宫,得到皇帝和王公大臣的喜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毛笔使用减少,这家老字号面临了很大困境。
胡魁章毛笔全部为手工制作,分“干活”和“水盆”两大工艺,具体工序多达40余道,例如“干活”中的清、胶、斗、刻等,“水盆”中的尖、齐、轧、圆等。由于工艺复杂,一般人只能单学单做“干活”或“水盆”,两大步骤相配合,才能制成毛笔。
在条件简陋的小作坊中,57岁的张国茹和48岁的李世美两位胡魁章技艺传承人在日复一日地进行着毛笔的手工制作。她们分别掌握着“干活”和“水盆”的全套工艺,但至今无人愿意继承。“很久没有学徒来学习了,不光因为赚得少,制笔程序要学一遍,大概得三年,又累又枯燥,”张国茹说。
目前,胡魁章制笔工艺已被列入辽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怀着对传统毛笔工艺的热爱,张国茹和李世美继续坚守,不断寻找新的传承人,不让这延续百年的手艺失传。
图为2月10日,李世美在挑选制作好的笔毛。(新华社记者 姜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