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到处都写着大大的“拆”字,到处都是骑着脚踏车收废品的车夫,巷子里非常寂静,偶尔的一点声音也只是货主与车夫的讨价声,以及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的自行车铃声,清脆而又遥远。很难想像在如此繁华的闹市区还有这么僻静的一处。随眼可即的都是紧闭的木门,可能年岁已久,木门已剥落班驳了许多,偶尔开着半扇小门,往里望去,却什么也看不见,漆黑之中带点神秘,整个人感觉回到了二三十年代。那些已经不太整齐牢固的瓦片、黑灰的围墙、有些因为石灰的脱落已裸露出青色的砖头和凹凸不平的泥块,尽显衰败之景。惟一让人感到还有点生气的就是那“一片绿叶出墙来”,在夏风中微微地颤动着身躯,以及那整堵墙大片大片的爬山虎,疯狂而又默默地延伸着,是在炫耀它的激情,抑或是为命运的最后一刻而叫屈?
当你面对这些奇异建筑惊诧莫名,在断壁残垣前茫然寻思时,一个历史故事可能为你打开尘封的历史页面,让你尽享发现的喜悦……带着好奇心,我们走访了洋珠巷的几户人家。跟我们聊天的都是些六旬以上的老奶奶,有位甚至已有八十多岁了,银发斑斑。面对我们的疑惑,她们口口声声谈论的是洋珠巷面临着拆迁的事。但从她们的话语中,我们还是稍微知道了这里以前的些微旧貌。
老人们说,洋珠巷已有百年历史,当时是个商业街,经营家具及盆、木桶之类的东西,比较有特色的就是会馆,相当于现在的招待所,如山西会馆、浙江会馆,大多是山西人、浙江人在此地做生意,然后老乡们就一起住在会馆里。曾经这里还有个关公庙,据说那时去祭拜的人很多,香火不断,现在已被拆,早已不复存在了。
说起即将面临的拆迁,老人们都感慨万千,老街已经陪伴他们走过了一生的岁月,睹物思情固然凄凉,那么无物可睹则是无尽的失望和遗憾。今后也只能凭着那些零散的记忆向后人们断断续续地叙述着久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