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宏苋上诉。他表示,自己的营业执照既然没吊销,在法律上就是经营者。
2007年10月,北京市高级法院终审维持原判。法院换了个判决理由:信远斋公司的宣传虽然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但未达到损害萧宏苋权益的程度,因此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三场行政官司 商标得而复失
不正当竞争的案子还在审理中,2006年10月,商评委的复审结果终于出来了维持原决定。萧宏苋不服,到一中院对商评委提起行政诉讼。
之后的4年半时间,三场诉讼在萧宏苋、信远斋官司和商评委之间打响。官司的最终结果,是萧宏苋失去了“信远斋”商标。
2010年,他曾分别到东城法院、二中院起诉北京信远斋饮料公司侵犯商标权,但随着商标的失去,这些官司他只好选择自行撤诉。
传人现状 老母刚去世 胜诉愿望没实现
一周多前,萧宏苋的老母亲去世。萧宏苋伤心地说,母亲一直盼着自己能打赢“信远斋”的官司,可没让她如愿。
“对我来说,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知识产权战争。而今,我感到孤独和无奈。”萧宏苋表示,这场十多年的“较量”,让自己付出了巨大的财力和精力,以至于自己今年58岁了但还是单身一人。
他说,自己年轻时身体极好,参加过市级乒乓球比赛,之后因为官司缠身,平时经常失眠,因终日写材料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曾住院治疗。
但他表示,自己仍然不肯认输,正在准备向北京市高级法院申诉,为祖先留下的品牌做最后一搏。
“有人妄图篡改事实,希望通过时间冲淡信远斋的真实历史,这是不可能的!”他激动地说。
公司现状 公司官网 给信远斋创始人“改姓”
北京信远斋饮料公司工作人员李小姐告诉记者,公司已经取得“信远斋”商标证,目前正是商标从“景山”改为“信远斋”的过渡期,公司上上下下都在为更改商标的事忙碌着。
在家乐福等超市的饮料柜台上,记者注意到,这家公司生产的酸梅汤,上面已经大大方方地印上了“信远斋”商标。
常建秋的女儿、公司现任总经理常欣表示:“他(萧宏苋)再怎么说自己是传人,我也不管。法院已经把他的商标撤销了。他说什么都没意义了。”
登录这家公司的官方网站时记者注意到,在“品牌历史”页面上,“信远斋”的创始人被改了姓:“据传,在清乾隆年间,有刘姓小商贩来京城投靠其在朝中做大官的叔叔,这位当朝大官从宫廷御膳房中偷偷传出了个宫廷饮料配方……”
在“鉴真辨伪”页面中,该公司称:“近年来,市场上不断出现信远斋饮料公司酸梅汤的假冒产品,该类产品的容器形状、商标、包装颜色及产品标识与我公司的极为相似。图谋不轨的商贩为达到无本万利的目的,生产出一些质量低下的产品,损坏了我公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