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艰辛保护路
上世纪70年代末,敦煌市文化馆就开始了曲子戏的搜集、整理和抢救工作。“当时条件艰苦,没有录像设备,唯一靠的就是录音机,并且电也不方便,最后馆里只整理出版了—些蜡板油印的戏曲、曲牌和几盒磁带。由于条件限制,第二、三代的曲子戏传人相继去世没有录音,使部分曲子戏失传”,曾任市文化馆馆长的高德祥现在说起来仍感到遗憾。后来到90年代初,条件好了一些,馆里先后投入9万余元添置了用于曲子戏保护的编辑机、摄像机、照相机等设备,前期的保护工作已全面展开,有效地保护了当时还健在的四、五代传承人所掌握的曲子戏资料。
中国民艺家协会会员陈钰告诉记者,他说,30年来,他们文化馆一班人马不停蹄一直致力于敦煌曲子戏的搜集、整理和保护工作。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敦煌曲子戏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时,馆长高德祥和他骑着自行车奔波在敦煌城乡大地,走村串户,走访民间自乐班和民间老艺人,及时收集曲谱和曲词,填填补补,不辞辛苦。经过近30年的不懈坚持和努力,陈钰已收集整理了30多个敦煌曲子戏剧目,剩下的他还在抓紧时间整理。
传人断档,后继乏人,敦煌曲子戏发展几陷绝境
敦煌曲子戏到底有多强的生命力?它的现状又是如何?6月17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走访了多名曲子戏的传人。记者在敦煌市转渠口镇阶州村四村的一个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里,见到了庄稼人出身的民间老艺人肖德金。老人虽已年近70,但身体硬朗,精神状态很好,尤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点也不拘束,侃侃而谈,说起与敦煌曲子戏的这段情缘,他更是兴致很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肖德金从小就对敦煌曲子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十四五岁的时候,对曲子戏达到一种疯狂痴迷追求的程度。那时他师从同村的老艺人方云等人,一门心思地学唱曲子戏。以至于上学时,肖德金常常背着三弦、板胡之类的曲子戏演奏乐器来到学校,把它们藏到课桌里,抽空唱上几嗓子曲子戏。到六十年代,他已是当地响当当的曲子戏演员了。1966年,为配合当时的政治形势,他表演的反映热爱集体内容的曲子戏《一对红》,还参加了当时酒泉专区的会演。受他的熏陶和感染,他的老伴也迷上了曲子戏。《磨豆腐》就是他俩的拿手好戏。在现实生活中他俩是夫妻,在剧中他俩仍是一起劳作的夫妻。他们出神到位幽默诙谐的表演,深受邻里乡亲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