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珠小凤饼”店至今仍在营业 记者王燕 摄
广东省新增8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报讯 (记者耿旭静、林晓丽)昨天,广东省政府网站公布第4批共8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州共有10项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小凤饼、沙河粉、致美斋广式调味品,还有岭南传统天灸疗法。截至目前,广东省总共有392项省级文化遗产。
广州10项入省级非遗
昨天,广东省公布了第4批共计5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3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在此之前,广东省已有省级非遗名录项目305项。
本批广州市共有4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项入选省级非遗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其中小凤饼(鸡仔饼)制作技艺、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致美斋广式调味品制作技艺入选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灸入选传统医药类。入选扩展项目名录广绣、象牙雕刻、岭南盆景技术、核雕(广州榄雕)、月饼传统制作技艺(莲香楼广式月饼)、中医传统治剂方法。
成珠小凤饼店仍在营业
提到小凤饼,很多年轻人可能都不知是什么?但是很多老广州却对它有着很深的感情。
说到小凤饼,老广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成珠楼的小凤饼。据说小凤饼是由清末广州豪绅伍子垣的家厨小凤所首创,后被其附近的成珠楼师傅改进而成为名品,故又名“成珠饼”。
虽然成珠楼在2000年就结业了,但唯一一家店铺“成珠小凤饼”店依然保留至今。昨日,记者在该店看到,小凤饼袋装22元/袋,纸盒装23元/盒。据了解,该店日均销售小凤饼100多包,节假日期间会多一些。
据了解,成珠小凤饼的制作工厂位于工业大道,目前除了烤制小凤饼的器具已经从大砖炉改为现代的烤炉外,用料和制饼过程都是沿用了两百多年前流传下来的传统,厂里有十几位师傅分工制饼。
天灸已有2000年历史
天灸同样备受老广追捧,一到三伏天,做天灸的中医院、中医馆经常爆满。据悉,每年到广东省中医院进行天灸的人次超过20万。
昨天,岭南中医馆唐炼医生告诉记者,天灸主要指三伏天灸,天灸一般灸三次,之后可以再进行加强灸,对于一些呼吸、消化类慢性病效果显著,“比如对人体阳气虚亏的病症,很有疗效。”
唐炼表示,虽然号称岭南天灸疗法,但其实是没有地域限制的,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推广。据悉,天灸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晋代葛洪和鲍姑夫妇是岭南天灸的第一代奠基者。葛洪著作《肘后备急方》对以药物贴敷穴位使之发泡以治病的验方记载很多,是岭南天灸早期的记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