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巴南区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建议,培养“非遗”传人时,要注重对其他谋生技能的培训,使年轻传人能够“一专多能”。
据了解,巴南区在全市率先将民间技艺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目前,该区已编制《接龙吹打》、《木洞山歌》、《巴南儿歌》等教材。同时,投资近20万元,在该区计算机专修学校开设“接龙吹打民间艺术专业班”中职教育,招收数十名青少年,免费传授接龙吹打技艺。
在研讨会上,重庆工商大学教授熊笃表示,即使接龙吹打、木洞山歌等“非遗”进了学校,也要注意培养传承人“一专多能”,除了学习吹打、唱山歌,还要培训其他谋生技艺。
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张永安建议,“非遗”除原样保护外,还应组织专门团队进行生产型保护,比如邀请知名编剧、导演和演员对“非遗”项目重点包装和打造。而在服装、灯光和舞美等方面,也需融入时尚元素,让市民感受到“非遗”的现代魅力。 (记者 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