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很多茶农虽然嘴上叫着“招不到炒茶工”,却不愿教自家小孩学炒茶,宁可把子女送去读那些挤破头的热门专业。
老朱说,没人愿意学炒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机器炒茶的效率远远高过手工炒茶。“我儿子说,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效率第一,产量至上,手工炒茶的技术只适合摆在博物馆里。”老朱拨着手掌上的茧,很无奈。
危机:炒茶行业缺乏新鲜血液
手工茶和机炒茶之间的博弈,由来已久。
为了保护和传承西湖龙井茶传统炒制技艺,早在两年前,杭州就制定实施了“西湖龙井茶炒茶工等级评定标准”。这一标准通过职业培训加资格考试的方式,将炒茶师认定为炒茶技工、炒茶技师和高级炒茶技师。
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提供的材料中显示,获得高级证书的茶农基本年龄在40—60岁,40岁以下的基本拿到的是高级以下证书,在参与培训的炒茶工中,几乎没有20岁左右的年轻人。
来参加培训考试的年轻人一年比一年少,而且来考证的,都是那些原本就有多年炒茶技术的老师傅们,没有新鲜血液,真正注入到手工炒茶这一传统行业中来。
“老师傅们越来越老,迟早会带着炒茶这门手艺一起退出,新的炒茶师傅却跟不上,甚至根本没有新的炒茶师傅。”面对手工炒茶的日渐没落和机器炒茶的风起云涌,戴大姐很担心,难道传统的炒茶工艺就这样失传了?
对策:茶叶公司优先收购手工茶
从西湖区农业局了解到,目前,西湖龙井茶手工制作技艺,已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此,早在今年西湖龙井开采前,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就要求每个产茶村,都要设立“西湖龙井炒制中心”。除了免收电费,现场手工炒制的茶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茶叶公司要优先收购。
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都是为了吸引更多人来学习炒茶,就拿龙井村来说,炒制中心开门半个月,已经有100多名茶农来参加培训了。
由于手工炒茶和机炒茶包装一样,价格又差不多,不是内行人根本分不出来。所以有茶商正在尝试,在茶叶包装上做个区分,品质好的手炒西湖龙井茶,就在外包装上印制手炒师傅的头像,并设置防伪标记,消费者可以到网上查找相关验证资料。
虽然炒茶工还是青黄不接,好在政府部门和茶商,都已经意识到西湖龙井手工传承保护的重要性,正在积极保护这门传统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