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清明:既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
中国传统的历法把一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用来反映气候变化和指导农业生产,“清明”。就是其中之一。据《淮南子》记载:“清明”的时间在冬至后的106日,亦即公历4月5日前后。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农谚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
清明是从节气演变而来的传统节日。节日与节气不同。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那么,清明是如何从节气演化成节日的呢? 在中国古代,清明的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节相传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当时的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 大臣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后重耳返国登上王位,即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封赏群臣,但介子推拒不受封。 反而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亲自前往寻找, 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却终不见介子推出来。大火熄灭后,晋文公上山查看, 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今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 把介子推被烧死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并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钻木取火,因季节不同,所用木材也不同,有改季改火之俗。每次换季时, 都要改旧火为新火,当新火未至时,需要禁止人们生火。因此人们就在禁火之时,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 成了寒食节。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在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 后者求新护生,成为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了关联。 宋时,清明和寒食逐渐合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到了明清以后,寒食节已基本消亡,只有清明节作为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