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著名当代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著名民间文艺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2009年1月16日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参事。
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对于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然而,有谁知道,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在享受着越来越现代化的生活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很多原有的文化也一点点在时代的变迁中渐行渐远。如年画、剪纸……而这些折射着我们这个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的宝贵遗产,成为冯骥才用尽全力抢救的对象。也正是对民间文化的抢救,使得冯骥才在作家、画家这两个身份上,增添了一个民间文化"保护神"这一个新的身份。
在"2007中国沈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专家委员会的名单上,记者赫然见到了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的名字。在对冯先生的访问时,记者感受到了他肩上压着的一份重担。
冯骥才曾经说:"如果文化消失了,民族也就没了。"一个民族发展中所走过的轨迹中,每一点、每一滴都镌刻着这个民族独有的文化,这也成为这个民族一道永远无法被模拟的独特的风景线。
借着世界遗产博览会的话题,冯骥才的思路显然已经"无限扩散"开去。他认为,令人多少有些遗憾的是,在我们国家近些年来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在现代化的脚步中,很多充满历史浓郁感的文化的遗产却逐渐走向了消亡。就如同现在的小孩子绝大多数知道麦当劳、肯得基,却已经少有人知道曾经可以代表自己城市的这个城市文化。"如果在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在他的记忆中,有着漫画,却不知何谓年画;懂得电脑,却已经不认识算盘。这对于整个民族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的消亡,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而一个这样的没有自身文化的民族,便没有了自己的特色,没有个自己的个性,这样的民族,很难说它会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冯骥才说,中国农村一直是他情有独衷的所在。因为在那些偏远的,离现代都市文明因有着一定的距离而未受到太多沾染的乡村中,还保留着不少从前的文化的影子,有着很多质朴的民间文化。"古村落是中华文化的箱底儿。"冯骥才说,中国目前有2800多个县,19000多个镇,有几十万个村庄。相对地说,特色比较鲜明、保留比较完好、历史的记忆比较深厚、民俗和民间文化遗产比较丰富的村落至少有几千个。也因此,冯骥才的足迹越来越多的伸入到了农村的角角落落。
不过,即便谈到这些,冯骥才也是忧心忡忡。在他的眼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原本朴实的乡村也变得现代化得走了样。由于年轻人到城里打工,很多古村落人去楼空。加之开发商对古镇、乡村的不合理开发,"古村落内在的、沉甸甸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被抽空。"这令冯骥才多少感到悲哀和无奈。
2003年,由冯骥才倡议推动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令这位作家再次站在风口浪尖。在他 眼里,民间文化有着无尽的魅力甚至充满着灵气。南乡三十六村、内丘神马、拜灯山、打树花、仁慈堂、屋顶秘藏古画版等等,这些散落民间的文化艺术携带着历史的、文化的气息,凝聚着先人的智慧。冯骥才说,现在为民间文化所做的抢救工作主要有三方面,即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普查和认定、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古村落的调查与保护。如今,诸如中国木版年画、民间剪纸、唐卡等等,以及中国民俗志、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编撰都已展开。
尽管1000多项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已经完成,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还是非常忧虑:在他看来,抢救的速度还是远远赶不上消失的速度。
“希望借世界遗产博览会的机会,沈阳能在此方面有所作为。”这是冯骥才的殷切期望。(黄琳)
专家简介:冯骥才,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文革”后为崛起的伤痕文学代表作家1985年以后,其"文革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50余种。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10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30种。
20世纪90年代以来,投入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组织多次大型文化抢救行动,出版各种相关著作,发表大量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辨性与呼吁性的文章,并在海内外举行相关的演讲,对当代中国文化界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