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开拓 新工艺缔造更高品质
口感醇厚、酱香浓郁、脆嫩清香,人们一直喜欢用这些字眼形容六必居酱腌菜留给他们的印象,而在几百年前甚至近几十年,人们恐怕从来不会把这类食品和“品质”二字挂钩。
“过去人们可能更注重风味和口感,但现在消费者要求高了,健康、卫生占了首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继承传统风味、工艺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品质。”在李书圣看来,要想保持老字号的生命力,“吃老本”是不够的,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是更具挑战性的,品牌也正是在不断开拓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的。有了这样的意识,现代的六必居人从未停止过探索。
“过去做酱啊,都是在作坊里露天发酵的,手法挺糙的,不过酱味特别地道!”在京城,不少老北京回忆起过去的酱园,仿佛那一口口的大缸、一个个茅草盖都还历历在目,但当你走进六必居的现代化生产车间时,那些粗糙的作坊式生产早已是过眼云烟了,取而代之的是国内一流的生产线,机械化、自动化操作,消毒灭菌流水线以及成品包装设备,极大地提升了传统食品的安全系数,大容量的仓储能力和快捷安全的配送能力为品牌的规模化、多渠道运营奠定了基础,凭借这些“武器”,六必居已经成为全国酱菜行业里响当当的领军企业。
基于硬件上的优势,六必居在适应市场发展方面又走在了行业前列。据介绍,六必居的制酱工艺已经由传统的天然晒酱发展为多酶制酱,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严格的操作流程保证了酱香的纯正和浓郁,而酱菜的制作也已采用全新的速制酱菜工艺,“在不影响酱菜品质的情况下,我们把酱菜的加工周期从10天缩短为4天,采用先装菜后灌汁儿的方法,虽然程序改了,但配方是不变的,而且我们根据现代消费者‘低盐低色’的需求,适当地降低了盐度,这意味着市场对我们的技术工艺要求也提高了”。
而谈起六必居的选料,李书圣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极大的自信,他告诉记者,六必居从原料上就严格把关,几百年来一直力求真功实料,问心无愧。“以六必居的白糖大蒜为例,市场上有很多产品是用甜蜜素和糖精制成的,而我们用的是货真价实的纯白糖,虽然价格贵一点,批发价都达到了10元一公斤,但只要吃到嘴里一比较,孰优孰劣,老百姓自然心知肚明。”
多元发展 老字号实现品牌扩张
“酱菜虽小人缘好。”六必居这句朴实无华的广告语一点儿也不假,曾几何时,我国的“三北”地区的确有过代理商、老百姓排队买六必居产品的盛况,但毕竟酱菜、腌菜属于佐餐小菜,在人们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之后,没有人会再把酱腌菜当主菜了。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六必居人把品牌做得更强更大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