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经济逐步进入消费拉动时代,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短板日益凸显,自有品牌匮乏当属其一。品牌建设不仅对外贸发展意义重大,国内市场更需要优秀的品牌来支撑。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并已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经济地位的重要指标,培养自有品牌不仅是拉动消费的有效途径,也是世界经济格局改变的必然要求。如今,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全球经济格局正在深度调整,我国作为世界代工厂的情况无法长期延续,“中国制造”必须转向“中国品牌”,才能顶住经济发展的内外部压力。
中国品牌建设的迫切性与重要性不容质疑,那么如何构建中国品牌,笔者认为,当从振兴“老字号”入手。
“老字号”是我国重要的产业遗产,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厚重的文化底蕴,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之所以能称为“老字号”,是因为其在历经上百年,乃至数百年的历史涤荡中仍屹立不倒,这背后一定是有高尚的商业道德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在支撑。老北京人曾将时尚定义为“头戴‘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腰缠‘四大恒’”。彼时国人对于老字号的狂热正如今天对lv、prada、chanel等国外大牌的推崇,京帮、晋帮、鲁帮、徽帮等各地“老字号”各有特点,盘踞一方,极其繁荣。在国际化大趋势下,在我们迫切的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端品牌的今天,传承数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却日渐衰落,这对中国的品牌发展是极大的损失。
政府层面对“老字号”一直采取积极的保护态度,但仅仅保护还不够,应该充分挖掘其品牌价值,加以正确的引导,鼓励“老字号”企业经营者解放思想,引入现代化经营方式,注重传统与创新相结合,使“老字号”真正“活”起来,不仅能够融入现代化的市场竞争,甚至是代表中国占领国际市场。此外,“老字号”管理的部门归属也亟待明晰。2008年,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14个相关部门曾联合发布《关于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间各部门在“老字号”的保护与挖掘方面也都有所动作,但时至今日,“老字号”的振兴仍无明显进展,甚至有持续衰退之势。这说明多部委联手并不一定对政策实际的落实与推进产生积极效果,笔者认为,商务部应该担此重任,从品牌建设的角度入手,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切实振兴“老字号”。当然,“老字号”的振兴,乃至中国品牌的构建都可谓任重而道远,绝非朝夕可成之事,但我们必须从眼前抓起,逐步摸索,才能将中国品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