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磕绊碰撞,最终同仁堂还是磨合出了一种A股和H股并行不悖的模式,甚至在十年之后还能尝到海外上市的甜头。 2010年同仁堂科技成功由香港联交所登陆主板后,合并报表使同仁堂A股实现盈利2亿多,收入涨幅超过50%,利润的增长速度超过30%。
这一次,同仁堂科技又在资本市场为同仁堂诞育“孙子”,“三世同堂”背后蛰伏着难以避言的商业逻辑:只要会玩,资本运作能让你一夜暴富,也能让你强者恒强。
屡次拆分圈钱嫌疑
不过,和十三年前的那次“亮剑”不同,这次的“磨剑”十三年至少在舆论支撑上并未占得先机。据记者了解,当时同仁堂科技的分拆上市多被市场解读为积极的海外拓展。
同仁堂分拆同仁堂科技则普遍被用深耕国际市场来解释。著名营销专家杨昌顺就表示,国内医药政策的严酷和成本的上升,使得企业品牌在医疗机构的市场准入中几乎占不了什么优势,相比之下,国外市场则有些利好,国际环境对中医药的态度还是逐步朝着积极的方面转变。
2010年下半年,就在同仁堂科技转战主板前夕,同仁堂副总经理丁永铃还曾强调,同仁堂近五年的发展规划是在2015年将其境外销售终端的数量增加到100家,使其出口创汇额翻番。而同仁堂官方网站显示,同仁堂当时有零售门店800余家,海外市场只有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8家。在当时看来,分拆上市是调和巨大心理预期与现实间的落差的最佳方案。
但北大纵横医药合伙人史立臣就直言,分拆同仁堂国药上市与最早同仁堂分拆同仁堂股份和同仁堂科技的性质完全不同,“分拆上市一直是尝到甜头的同仁堂惯用的策略,这种策略导致同仁堂更专注于资本层面的运作而忽略业务层面的管理,如果业务层面不能为同仁堂提供更多的支撑,这种分拆上市的确有圈钱的嫌疑。 ”
据史立臣分析,从同仁堂国药在同仁堂科技的地位来看,分拆上市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同仁堂科技的预期值,“同仁堂国药是同仁堂科技相对较好的业务板块,分拆后,同仁堂科技将失去一块有较好业绩的业务板块,这将影响到同仁堂科技的预期值。 ”
此番同仁堂国药从同仁堂科技剥离却普遍备受质疑。 “当年同仁堂科技分拆上市,都感觉资产体量偏小,现在虽然是挖掉一大块,但资产体量更小,这种鸡生蛋、蛋孵鸡的分拆游戏不就是为了在资本市场圈钱吗? ”不愿具名的一位医药行业观察人士对记者坦言。
不过,同仁堂国药自己依然沉浸于加快海外拓展的商业逻辑。目前,同仁堂国药是在非中国市场以同仁堂品牌从事中药产品零售及批发业务的分销商,在11个海外国家及地区开设了36家零售店铺,在其中的30家提供中医保健服务,未来拟进军其它中东及西方国家,计划于2015年12月31日前在欧洲及亚洲等9个国家或地区开设不少于30家新海外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