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厂之初的4500万元的销售收入到现在,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产值已经突破12亿元,销售10多亿元。仅去年一年,该公司就为亳州市创下了2251万元的税收。
“巨大的数字是人创造出来的,这些人正是每日在厂房内埋头苦干的工人。”徐广友说,现在公司员工已经由创立之初的60多人,增加至1300多人,他们中多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或是下岗工人。
“我们这个组,就有很多是40多岁的农村闲置劳动力,她们虽然年龄大了,但干活仔细。”2004年入厂后,张冬梅凭着多年的业务经验和突出的工作能力,成为公司精品包装车间主任。她说,在这里工作的很多人都是附近邻村的剩余劳动力,且女人居多,工作顾家两不误,大家干得特别带劲。
在精品包装车间库房内,正拉着小型拉货车运送货物的石品已经40岁,在这个厂也干了五六年,现在一个月两三千元的工资让他成为家庭中收入最多的成员。石品的家就住在厂区附近的村庄,上班、照顾家务两不误。
“以前也出去干过活,打零工,但隔三差五一个活,靠不住。现在好了,在这里一日三餐都是免费的,收入稳定,下班回家还能照顾孩子,特别方便。”石品说。
“凭良心做药”促跨越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徐广友告诉记者,公司之所以能够发展这么快,主要是凭借同仁堂“凭良心做药”的信誉。
就像徐广友所言,在制作药材的过程中,顾客虽然看不到,但人在做,天在看,一定得凭良心做。
为确保产品质量,公司产品检测及重要的生产环节全部由同仁堂的青年专家驻厂把关。公司通过建设化验室检测平台、质量监控平台、专家把关平台和实施“药材来源基地化、检测手段科学化、炮制工艺规范化、饮片质量标准化、计量包装规格化”五化管理,确保公司产品质量安全。
在创新生产工艺方面,公司在继承同仁堂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机械化程度,由人工经验控制逐步向机械化生产迈进,并推出了精制中药饮片、小包装饮片等新型产品,在河南、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建立百余家“精品中药房”,实现名企、名院、名医、名药的优化组合。
不仅如此,在越来越多人注重养生的今天,公司还综合古今医籍、民间单验方、老中医验方和现代科研成果,推出保健饮品、煲汤补品、香辛调味粉等产品系列。现产品已销往北京、上海等全国30多个重点城市及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创新无处不在,我们从来不满足于现状,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快速发展。”徐广友说,无论是在市场定位、销售模式、产品开发,或是设备研发、包装设计等方面,公司都讲究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