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嘉谷(公元1872~1937年),字树五,又字树圃,号屏山居士,云南石屏人。
1、家学厚积
袁嘉谷5岁时从父学了《大学》、《千子文》、《三字经》,并能解释字义。每次跟父亲出行游览名胜回来,都能背诵所见的楹联匾对。父亲喜藏书,家藏汲古阁本《汉书》,明本《骆临海集》、《曾南丰集》。此外还有清初本的《唐诗》、《宋诗抄》、《元诗选》、《明诗综》。当然,《国语》、《文选》、《通鉴》、朱子《小学》等书又是家中必备的。古代云南书籍,难得善本。而袁家却家藏“万卷”善本书,长于书香之家的袁嘉谷,从中获益很多。
尽管家中藏书颇丰,但父亲荣禄公喜好动手抄书,年久不辍。这一嗜好也影响了袁嘉谷和诸弟兄,以至到他为官后,还有动手抄书的习惯。长期的临帖、抄写,奠定了袁氏诸弟兄的书法基础和声望。袁嘉谷也以书法著称于世,他的书法以王(羲之)、欧(阳洵)为本,兼有褐(遂良)体。以峭拔俊秀著称,人谓“袁家书”。
袁嘉谷最擅长的要数其文章。清承明制,都以讲求破题、承题、起讲、领题等固定格式的“八股”之文取士。年仅10岁,袁嘉谷就在父兄的促导下学作“八股”文章。一次,他以“而慎于言”一句破题云:“君子之言,不必敏也”,取字之神。当时的云南著名学者陈荣昌先生闻此破题,甚为惊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多年的训练才造就出他后来“大魁天下”的文章。
2、大魁天下
袁嘉谷15岁时,成为石屏州的一名生员,开始接受官学教育。1891年,他20岁时,离开了石屏家乡,到了省城昆明,从师陈子藩、张竹轩学习,学问更有长进。一年后,袁嘉谷在岁试中名列第一,督学让他到五华书院深造,后又做了经正书院的高材生。五华、经正书院与育才书院一起,并称清代云南的三大书院。
三大书院选才造士,仍然是为国家培养科举考试人才。尽管到光绪末期,废科举开新学的呼声越来越高,饱学多年的袁嘉谷仍然像许多求取功名的士人一样,毅然准备参加科考。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尚书魏光熹到云南督政,到书院以贾谊、陈东为题,策考在院学生。读罢袁嘉谷的策文,大为赞赏,于是保荐袁嘉谷到京师参加经济特科的考试。
这年十二月,31岁的袁嘉谷动身赴京,参加第二年的光绪癸卯春闱。会试,取中136名,袁嘉谷是其中之一。四月,到北京应殿试,袁嘉谷中二甲第62名,得到了进士出身。参加朝考后,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略作休息,袁嘉谷参加了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闰五月十六日举行的经济特科考试。
考试之日,云南只有袁嘉谷和萧应椿参加。袁嘉谷接到试题后,成竹在胸,下笔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