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浙江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相形之下,瓷都景德镇的落寞显而易见——
一个普遍的事实是,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市场的量化需求等因素,传统手工技艺面临困境。江西景德镇作为一个以瓷立市的城市,应该如何延续千年瓷都的传奇?日前,在江西省景德镇市举办的“2010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高层论坛”上,专家们围绕“向世界展示古镇文化,用科学传承瓷都遗产”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
要防止手工技艺“人亡艺绝”
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这里已经出土和仍埋藏着的丰富的古代陶瓷制品,更难得的是这里仍然遗存着数量众多、历史久远的作坊窑场、商埠民居等古代瓷业遗迹。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景德镇陶瓷的优势与特色在于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艺术创作能力以及工匠精湛的制作技艺。景德镇在千年的陶瓷发展历史中,积累了许多独特的瓷业习俗和制瓷技艺,创造了绚丽多彩的陶瓷文化,有中秋烧太平窑、拜祭风火仙师、瓷窑歌谣、制瓷工具制作等40多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特别是手工制瓷技艺和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更是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说,景德镇的传统手工技艺存在于老工匠的头脑中,这些人是创造、体现和传承陶瓷文化的重要主体。当听到景德镇古窑生产线上的把桩老师傅对火候控制的介绍时,刘魁立对这套经千年积累下来的经验赞不绝口,但他也表示出深深的忧虑,担心这种窑炉控制经验会随着这一代把桩师傅的离去而消失。他说:“我们要保护民族的记忆,就应该建立一种机制、营造一种氛围,让全社会都来关心传承人的生活、技艺和传承问题。”
挛窑师傅余云山告诉记者:“目前手工上釉技艺已经被批量贴花替代,传统的手工挛窑和匣钵制作技艺也被现代的电、汽窑炉所取代。现在制瓷行业盛行机械化生产,年轻人已耐不住性子来学我们这套手工技术了。” 挛窑是手工砌窑和补窑本领,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工具手工搭建柴窑的技艺。目前,景德镇仅有两位挛窑师傅,且年龄都在65岁以上。
从“博物馆式保护” 到启动古窑复烧
瓷都人对悠久的陶瓷文化并不仅仅是守望,自 2008年开始,景德镇市规划建设了景德镇民窑遗址博物馆等文化工程,重现了明清风格的里弄民居、商埠瓷坊等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古朴街区。古窑民俗博览区引入了古代手工制瓷流程,重现传统手工制瓷流水线。然而,由于这种手工技艺表演对最终产品没有质量要求,在实际操作中老手艺人往往不注重技巧的打磨,专家担心,依靠这种“博物馆式”的保护,久而久之传统手工技艺也势必会消亡。文博专家周荣林说,手工传统制瓷技艺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精华,如果再不启动典型瓷窑的复烧,那么无数先人传承下来的手工制瓷技艺,就将无用武之地,也必将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