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刘立忠(3)

时间:2010-03-22 17:03 互联网 点击:我要评论

中国传统的美就在于对称和圆满,磁州窑经历了几千年,几种最优美的、最中国化的造型已固定了下来,可以说是经典了,我们根本无法超越,所以我在创

      “中国传统的美就在于对称和圆满,磁州窑经历了几千年,几种最优美的、最中国化的造型已固定了下来,可以说是经典了,我们根本无法超越,所以我在创新之初是根本没有想打破它,只想在绘画上和色彩上进行改变,而这种改变是很痛苦的。”刘立忠谈到他的艺术创新,显然他正在被创新和继承的观念撕扯着。

      起初刘立忠想运用抽象的画来代替中国画,因为他在绘画上是强项,但是放在传统的磁州窑陶器上显得有些不对劲,又有些喧宾夺主的意思。他有意地开始消解绘画。“既然,我们现在是寻找一种艺术的创新,实用性放到很次要的地位。我想我的思想应该加入进去。”于是打破原有的实用器形,终于在刘立忠的脑海里闪现了。再后来便产生了―――《老槐树》,它是一件看起来完全与磁州窑没有任何关系的作品,像是一座沉积了几万年甚至更久远的黄土高原的断层,像黄土高原上婆姨们的生活,像老槐树的歌声。这种粗糙的质感,只有磁州窑的质地才能表现出来。终于刘立忠开始脱离磁州窑几千年来的器形,寻找到自己的创作灵感。

      这种大胆的器形变化,是否会遭到否定和抨击呢?刘立忠说,肯定会有。任何时代,任何领域,创新都是很艰难的,这种难不光来自于自身,还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和眼光。“不过,我不在乎,我只在乎磁州窑艺术的传承和未来。”

      每个时代都会给磁州窑带来一些痕迹,我们这个时代也一样,现实主义就是如此。刘立忠在追求现实主义的过程中,也会加入一些现代元素,比如在“神六”发射成功后,他欣然创作出了《鱼》,这一系列横卧如鱼,站立如“神六”外形的作品,被刘立忠抱来向我们演示。此时,他就像小孩子一般期待着肯定。

      从绘画到色彩,从弧形到多样形,刘立忠终于从厚积走向薄发,他在耳顺之年开始走上了创新之路。他说,这也为时不晚,因为他的儿子才刚刚是而立之年,路还很长。看着两个儿子也开始了陶瓷创作之路,老刘的笑时时浮现起来。老大已经有了自己的省级获奖作品,老二还在执著地学习着。爷仨一起打点着他们的作坊,守望着磁州窑千年的窑火。

      [后记]在采访结束之时,我们听说有许多的高等院校艺术系的学生们常来这里实习,向老艺人们学习传统陶瓷技艺。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的大学生们正在另一座民间作坊里实习,他们计划明年开学后把磁州窑的一批老艺人和磁州窑专家请到学校去,为更多的学生传授磁州窑传统工艺和绘画技法……这或许是磁州窑文化的另一种希望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上一篇:苏传武   下一篇:井春霞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