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江红”

时间:2012-06-25 10:45 文化遗产网 点击:我要评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满江红”,曾在日照沿海一代广泛流行。1957年,石臼民歌手刘克山、徐子茂等人晋京演出,演唱的《四盼》曲目轰动了首都各界。如今,这一曾经给日照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满江红”,曾在日照沿海一代广泛流行。1957年,石臼民歌手刘克山、徐子茂等人晋京演出,演唱的《四盼》曲目轰动了首都各界。如今,这一曾经给日照带来无上荣光的艺术形式是否还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呢?

《旅游观光到日照》是“满江红”的新作,其优美的曲调和淳朴的语言令人回味无穷。

“满江红”为大型民歌套曲,是鲁南五大调之一,曲调细腻、优雅,有“细曲”、“雅曲”之称,多年来备受音乐界青睐,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满江红”代表性传承人王洪亮:唱起来高亢、细腻,声音非常尖,但又带着优雅,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它不是一下子上去了,而是婉转着上去。

上世纪末,由于时代变迁、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变化,“满江红”处于濒危状态。日照市文化部门经过挖掘、搜集相关资料,建立保护组织,以民间艺人为主,通过讲课、培训等活动,建立起一支传承队伍。贺娟林和王洪亮都是其中的代表性传承人。

“满江红”代表性传承人王洪亮:“满江红”已经演唱了很多年了,是很古老的曲,但是前辈演了,后人有一段时间模糊了,所以就加大了搜集的难度。

“满江红”代表性传承人贺娟林:找70多岁的老人,拿着个录音机让人家唱,也没有乐器,就清唱。你唱唱我录录,一次录一点儿,就这样边收集边研究、修改,到真正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满江红”基本上整理出来了。

如今,“满江红”已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且拥有了众多活跃的业余表演团体,这使得贺娟林和王洪亮把“满江红”传承发扬下去的信心倍增。他们尝试着把这一古老的曲调与当下的时代主题结合,以进一步提升“满江红”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满江红”代表性传承人王洪亮:现在这个艺术发展的情况下,我们这个“满江红”也应该跟着艺术的性质向前发展,所以我把它经过加工,编出其他的节目,比如旱船《化蝶》、《白蛇传》,连乐器加鼓乐合奏在一起,使这个舞台更加活跃、生龙活现。

让“满江红”再现昔日荣光,这是贺娟林和王洪亮两位老人的共同心愿。

“满江红”代表性传承人贺娟林:现在我和王老师下了决心,主要目的是把“满江红”搬上舞台,作为一个大型剧目来演出。所以我们希望各级领导都支持,给我们提供一点儿艺术指导,扶持点资金。咱再往省里进、再进一步进京,咱也进京演出。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