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曹州面人资料片
记者 雪玲 陈 力 培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连接情感的纽带,是既有历史价值又具有文化价值的资源。”市人大代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何西良说,保护好我市的“非遗”,对传承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不加以保护,一些珍贵的 “非遗”将有永久消失的可能。如果那样,我们丢失的不仅仅是“非遗”,更是我们的文化脉络、我们的根。
作为全国“非遗”大市,菏泽历史悠久,资源丰富。自2005年全面启动普查、申报活动以来,我市“非遗”保护工作稳步推进,一批珍贵、濒危的“非遗”项目得到有效抢救和保护,“非遗” 名录体系及传承人保护制度初步形成。截至目前,我市入选国家“非遗”名录的项目达30项,数量之多居山东省首位,在全国地级市中排行前三。
何西良坦言,各项“非遗”普遍存在后继乏人的尴尬现状。“非遗”是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在其保护方面,存在着保护意识有待提高、缺乏传承体系、缺乏经费保障和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由于受现代流行文化的不断冲击,民间文化市场逐渐萎缩,从业者的收入普遍较低甚至无以为继,再加上缺少相关的鼓励政策和激励机制,“非遗”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的危险。
何西良建议,加大对 “非遗”的保护力度,加大经费和配套投入,各县区也应根据本地“非遗”种类、数量及现状设立保护经费;应尽快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避免在研究过程中发生“非遗”消失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