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全聚德、冠生园、楼外楼、六必居、狗不理、荣宝斋、瑞蚨祥、内联升……这些百年老店见证了新中国60年的成长历程,它们的牌匾经过岁月的洗礼更加熠熠生辉。特别是当国外的“老字号”,如日本丰田、美国通用等纷纷陷入“泥淖”时,国内老字号的传承与发展,更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思考。这也正是当前有关老字号的图书出版或再版热的主要原因。
“老字号”图书扎堆出版
北京具有850多年的历史,老字号可以说遍地开花。那些老字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既是古都北京的宝贵遗产,也是现代北京的特色名牌。在图书市场上,讲述北京老字号的图书亦格外多。王永斌的《北京的商业街和老字号》和《北京的关厢乡镇和老字号》、王正志编著的《中华老字号:认定流程、知识产权保护全程实录》、徐城北的《字号文化:转型艰难老字号》、丁维峻的《北京的老字号》、梁金生主编的《城南老字号》等书,浓浓的怀旧气息让人流连忘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方会产生不同的老字号。这几年各地也都出版了介绍本地老字号的图书,比如周磊的《湘潭老城故事》、徐南铁和李珏的《不老的老字号:广州酒家传奇》、齐守成编著的《盛京老字号》、任凤霞主编的《吉林老字号》、甘肃老字号编委会编写的《甘肃老字号》、郑孝时和孔阳合著的《明清晋商老字号》、“老字号名字号”(百年山西丛书)、“杭州老字号系列丛书”等等,都详细介绍了各地富有地方特色的老字号,颇为难得。
“老字号”的传奇与秘密
老字号能传承几百年延续下来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而像同仁堂、全聚德等成功转变为现代企业的老字号的经验更值得关注。与那些简单介绍老字号前生今世的图书不同的是,近几年书市上也出版或再版了一些深度剖析老字号成功秘诀的图书,它们对人们理解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无疑更有帮助。边东子的《国宝同仁堂》可以说是颇具代表性的一本。
边东子充分发掘了同仁堂“尊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精神,描述了一个饱经沧桑的民族品牌为何会历久弥坚,成为质量与诚信的象征,揭示了一个百年老店如何发展为闻名遐迩的现代化股份制企业的历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高呼“做大、做强”的时代,同仁堂人却坚持“做长、做大、做强”的理念――把“做长”置于同仁堂发展之首――这或许才是同仁堂几代人留给现代管理者及后人的一剂“中国式管理”的“良方”。
比较难得的还有都梁的《荣宝斋》。作者把这个驰名中外的老字号――荣宝斋历尽劫难而不倒的秘密归因于东家知人善任、掌柜兢兢业业等原因。《荣宝斋》值得我们期待的东西确实很多,比如令人心驰神往的中国古董鉴赏、老字号的经营管理经验和理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