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至初唐时期,女子服饰特别是仕女衣装基本上沿袭南北朝形制,短襦胡服和传统袍衣并存,大多窄小细瘦,紧身,袖子也细窄紧口。到了盛唐时期,体型以胖为美的审美观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因此女子服装越益趋向宽肥。地处祖国边陲的西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也是中原文化与西域及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枢纽之地,唐朝政府对西域的有效管理及中原文化的影响,使西域服饰特别是女子服饰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新疆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地区发掘出土了大量与服饰有关的木俑、泥俑、绢画等珍贵文物,为我们了解唐朝时期的西域女子服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形象资料。我们从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文物资料来看,以吐鲁番地区为代表的西域女子服饰,有中原文化之特色,与此同时,与中原地区那种汉式宽袖大袍、右衽掩胸、博带深衣之式相比,更显出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1、襦裙装
唐代妇女的生活装在传承中原服饰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域等异域文化而发展。无论贵贱一般都是由襦或衫、裙、帔等三大件构成,上面襦的下摆系在裙腰中,下着线鞋和锦鞋。襦裙装在西晋时期就已经出现,如西晋傅玄《艳歌行》有“白素为下裙,月下为上襦”的诗句。襦裙装主要是上着短襦或衫下着长裙配披帛,加半臂的配套服装样式,这种套装在唐代又传入西域的高昌地区,成为当地女子的时尚服饰。当时的西域女子为了显示自己优美的体型,大多喜欢穿颜色鲜艳的窄袖短襦和贴身的长裙,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的一件女舞俑,女俑身着绿色窄袖短襦,紧身半臂衣穿于襦的外面,穿齐腰红黄间色曳地窄长裙,显示了唐初女子穿窄袖短上衣和长裙曳地的风范。
2、襦
襦是中国古代常见的一种上衣。《礼记·内则》:“童子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衣不帛襦衤夸”。许慎《说文·衣部》:“襦,短衣也”。襦一般男女均可穿着,东汉以后成为女子的一种服饰,有不同的长度,长襦能垂及膝盖以下,短的可与腰相齐。汉代女子穿的襦一般较长,而且两袖肥大,如辛延年诗中所云“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南北朝及唐代,由于受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窄袖短孺在中原地区十分流行。因为这种窄袖紧身的短孺不仅有利于做事,还能表现女子的体型,因此受到年轻女子的喜爱。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的一件女舞俑,身着的短襦采用对襟,穿着时衣襟敞开,不用纽带,下摆部分则束于腰内。
3、半臂
半臂是唐代女装中十分常见的新式衣着,这是一种短袖对襟上衣,没有纽带,只在胸前用衣襟上的带系住,穿时底摆掩于裙腰内,或围于裙腰外。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的女舞俑,穿着的紧身半臂衣,款式为“v”领对襟,两袖仅及人臂之半。半臂在新疆克孜尔等处的石窟壁画中可以见到。西域地区昼夜温差较大,半臂这种形式的外衣,十分适合当地气候变化时穿用。半臂通常采用质地较好的锦缎制作。《新唐书·地理志》曾记载当时扬州进贡的物品中有一种“半臂子”。半臂用料和花纹十分考究。诗人李贺的《唐儿歌》中有“银鸾啖光踏半臂”的句子,描写的可能是一种用银线织出的半臂。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的女舞俑,穿着的半臂虽然不是用银线织出的,但它的面料是当时十分珍贵的鲜艳夺目的联珠兽纹锦。联珠纹通常被认为是波斯萨珊王朝的一种纹饰。联珠纹锦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较多,它的组织结构既有经线显花的平纹经锦,又有纬线显花的斜纹纬锦,其纹饰也十分丰富,有联珠对鸭纹锦、对鸡纹锦、对狮纹锦、对鹿纹锦、对熊纹锦、对孔雀纹锦等多种纹饰。这件女舞俑所穿的联珠纹瑞兽半臂衣,两个联珠环分布在前胸两侧,突出了纹饰的美观和装饰的主题,同时流露出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