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安化黑茶:新字号、老字号各显风流(2)

时间:2010-04-27 09:07 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 点击:我要评论

现今的安化茶行,东坪以东主要集中在江南、黄沙坪、酉州、小淹。 经过黄沙坪,路边有一座别致的仿古院落茶马驿馆,湖南怡清源茶业公司2009年建成这

  现今的安化茶行,东坪以东主要集中在江南、黄沙坪、酉州、小淹。

  经过黄沙坪,路边有一座别致的仿古院落——“茶马驿馆”,湖南怡清源茶业公司2009年建成这家宾馆,画廊、雕塑乃至外墙室内装修,无不渲染着黑茶文化主题。“怡清源”以前主打绿茶,2007年与安化签约投资4500万元兴建基地厂房,成为黑茶领域的新锐代表。

  “茶马驿馆”往河边走下去,就是当年黑茶输出口岸黄沙坪的老街。黄沙坪茶行设在一座近两百年历史的木楼内,楼上楼下到处堆放着大包的毛茶,靠门口是一座由百年老字号“永泰福”制作的三米见方的“七星灶”,当地用来烘焙黑茶的传统工具。左厢房,2台抖筛机合着雨声沙沙作响,老板谌九保正指点着几个妇女,筛分去年从茶农手上收来的初制黑毛茶。

  从谌九保的爷爷辈起,谌家制茶已是第三代了。这座木楼原本也是一个老茶号,上世纪80年代谌九保搬进来自己开了茶行,以前主要做绿茶,这几年黑茶行情看涨,他改制黑茶了,一年能产1000多担,旺季要请十来个人打工。安化如今做黑茶精加工的企业30来家,除了白沙溪、安化茶厂、怡清源、久扬等大厂子,谌九保说,他的茶行规模不算小了。

  每一泡都有故事

  提到安化黑茶,绕不开位于小淹的湖南白沙溪茶厂。“每一泡都有故事”,是“白沙溪”企业文化宣传片的主题词。如果以茶作比,“白沙溪”已然是一泡70年的陈茶了。它的前身是湖南砖茶厂——1939年由曾留学日本的安化人彭先泽创建,中国第一片黑砖茶、第一片花砖茶、湖南第一片茯砖茶均出自于此,堪称湖南紧压茶的摇篮。

  很多人是从“安化千两茶”开始了解安化黑茶的。因单体体积之大、加工周期之长和独特的花格篾篓包装,“安化千两茶”有“世界茶王”的美称,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千两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传承,与“白沙溪”密不可分。

  清同治年间,有山西茶商与安化边江刘氏三兄弟联合研制出老秤每支1000两的花卷茶,俗称“安化千两茶”,刘家人一直视踩捆工艺为绝活秘不外传。1952年,国营白沙溪茶厂招收刘氏后人进厂,传授技艺生产千两茶,至1958年改制花砖茶后停产。时隔25年之后,为不使“千两茶”工艺失传,时任该厂业务副厂长的王炯南于1983年组织人马恢复生产,结果踩捆工艺好不容易搞定了,能把茶卷捆紧的“花格篾篓”却没人会做了,费尽周折才寻访到两位年过八旬的老艺人联手编篓,“安化千两茶”才得以重新制作面世。而没过多久,其中一位老人就去世了。

(责任编辑:老字号)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