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和朋友在浦东某生煎馒头老字号店相聚。进得店堂,但见脚下污垢狼藉,服务员一脸冷漠,尤为挠头的是,盛放的醋碟竟然豁着“口子”,让人大倒胃口。本是兴冲冲慕名而来,到头是胡乱点饥拔脚失望而归。朋友掼下一句话:老字号倚老卖老,有失传统,得不偿失啊。
当下有的老字号,虽然顶着老字号的金字招牌,墙上也挂着各色金银铜牌,但其环境和应有的“美味”却并不相符。服务意识的疲弱,产品质量缺乏保障和创新等,成了老字号与时俱进的瓶颈。恕我直言,除了有怀旧情结的老年顾客捧场外,年轻人的身影已是稀稀落落,造成此原因当然不少,但从中都可找到这些老字号倚老卖老“惹祸”的影子。
记得早些年,人们对老字号津津乐道,赞不绝口,哪怕是价钱高些,人们也觉得买个放心,值得!可是当有近百年历史某著名老字号粽子被曝出新买的粽子不足8小时即大量发霉,导致消费者食用后出现腹泻。而笔者一直推崇的南京冠生园,因当年大量使用霉变和退回馅料生产月饼的消息被媒体披露,品牌信誉毁于一旦,半年后,该企业宣布破产,被称为国内失信破产第一案,让众多粉丝扼腕不已。当人们报以信任和享誉口碑的老字号也蒙羞的时候,人们往往更加揪心和痛心。事实又一次证明:就算是货真价实的老字号,也不能倚老卖老,为所欲为,否则,换来的只会是人们的抵制和唾弃,而且是“一点面子也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