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日前报道,上海第一八佰伴商场以引进国际一流品牌为由,要求“老凤祥”专柜从一楼搬到六楼。鉴于搬迁可能对销售造成较大负面影响,“老凤祥”与第一八佰伴协商未果,遗憾而又无奈地退出商场。
其实,作为上海“老字号”品牌,遭遇像“老凤祥”这样尴尬的情形屡见报端,盛锡福帽子、小花园鞋子、东海咖啡馆、龙凤旗袍……一个又一个地消失在南京东路等繁华商圈。随着“老字号”的退出,LV、GUCCI、ARMANI、ZARA、GAP等一个个国际顶尖品牌纷至沓来,如今上海的南京路、淮海西路似乎与国际一线商圈没啥差别,国际品牌该有的都不缺。然而,上海的“味道”却越来越淡。“老字号”为何不断丧失曾经属于自己的阵地?
近年来,随着各大商圈相继提出“国际时尚商务区”、“维护一线品牌领衔地位”等口号,不断加大对顶级品牌的招引力度,如今的这些“土品牌”自然不入他们的法眼。在一些招商者看来,这些曾经的“时髦货”,如今已经不能登大雅之堂,不适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其次,作为“老字号”大都有一段改制经历,历史负担较重,又面临转型升级以及行业竞争的压力,经营状况不尽如人意,随着国际品牌大举进攻,繁华商圈的租金也水涨船高,无疑增加了“老字号”继续留守的成本,最后不堪重负无奈退出。此外,国际顶级品牌高租金的诱惑,无疑又助推了商圈“腾龙换鸟”的力度,那些看好中国市场潜力、急于在国内扩张的国际品牌,不断“攻城略地”,老字号则不断退守。
笔者认为,“价高者得”的市场法则,对于本土化的“老字号”应区别对待。上海的“老字号”不仅是一个个孤零零的品牌,而且也是海派文化的代名词。这些“老字号”品牌作为历史遗留的宝贵财产,其背后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个品牌都有着一个经典的故事,都留存着几代人的回忆。
笔者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制定“老字号”扶持政策,加大对“老字号”的保护力度。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让“老凤祥”、“双妹”、“三枪”等“老字号”能够在繁华地段占据一定比例的门面,设定最低下限,制定政策有利于落实与执行;同时,在租金上,采取政府补贴或者商圈让利等形式,让老字号能够“待得住”。
同时,更多国际品牌的入驻并不应成为商场提升自身价值、品位的唯一手段。国际大品牌主要针对高端客户,其消费群体毕竟有限。相对而言,处于恢复中的国内“老字号”品牌,有着广大的消费者基础。因此,百货店在升级调整过程中,要切合商圈内的客户消费市场,不要盲目跟“大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