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本报在周一刊登的《“100号”以内公交线已缩减近三成》报道,得到了市运管处的回应:今后,在线路调整时充分考虑市民的“上海情结”,尽可能地保留“老字号”。运营整整60年的55路,虽然线路也几经调整,先后延伸至新江湾城、十六铺,但基本走向主要是连接五角场至外滩的交通,在几代上海人中留下了宝贵的回忆。这次暂时退出的消息,引得议论纷纷。主管部门最终根据实际情况,将910路同步更名为55路,这样的“一撤一建”,赢得了市民的掌声。对于本报报道中提到,关于“老线路的番号能否予以保留”的建议,市运管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轨道交通的发展,每年公交行业要调整百余条公交线路,在具体操作时,尤其是在归并公交线路时优先考虑保留老公交线路的名称。其实,早些时候已有类似的先例。比如,原来922路与13路归并时,虽然922路(提篮桥至中山公园)线路比13路(提篮桥至曹家渡)线路长,但因13路历史悠久,就保留了13路。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后,在线路调整时将充分考虑市民的上海情结,尽可能地保留“老字号”。一个城市少不了回忆,尤其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公交行业,承载着多少市民成长的足迹和生活的烙印。在不少人看来,一条像55路这样的公交老线,已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而是一条连接情感的纽带。王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