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电总局2010 年首批推荐的优秀国产影片,最近在国内上映的《澳门1949》,真实再现了一段鲜为人知 、惊心动魄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党美式登陆舰“联荣号”奉命从广州撤退到台湾,其间在澳门短暂停留。我党地下工作者抓住时机,前往澳门,成功策反“联荣号”舰长关济堂率舰起义,在澳门内港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联荣号 ”迎着朝阳,顺利返回祖国的怀抱。
《澳门1949》把处于历史关头的英雄人物刻画得真实自然,克服了很多主旋律电影存在的“脸谱化”、“高大全”问题。该片导演包福明在拍摄时就曾给每个演员“训话”:“不要去管演的是好人还是坏人,好人还是坏人由观众去评判,你只管演好你角色的理想和信仰就行。”影片从“人性”的深度展示了主人公关济堂这个人物的“两面性”。作为舰长,关济堂是国民党少壮派军官,深受高层器重。他既是舰上的国民党军统特务监视的对象,也是我党地下工作者争取的对象。处于双方的明争暗斗之中,关济堂既有浓浓的思乡爱国情,有与国民党军统特务英勇斗争的一面,也有着普通人面对重大抉择时的彷徨甚至懦弱。但他最终选择了光明,选择了新中国。这样的“英雄”,更让观众接受,更能够打动观众。
《澳门1949》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悬疑”从头至尾,惊险曲折。近两年的主旋律电影,开始走商业路线,除了采用明星效应吸引观众,还特别强化娱乐元素的注入。去年的献礼片《风声》和《建国大业》,就把娱乐元素与主旋律融为一体,取得了不菲的票房成绩。这也印证了一个普通的道理:说一千道一万,影片首先要好看,否则 ,再高昂的主旋律也没人买账。观众花钱看的是电影,不是去上政治课。《澳门1949》,那是名副其实的主旋律影片,但导演包福明将其定义为“一部多元素正剧”,既有家国情怀,也有战争元素、谍战元素;既有宏大的战争场面,也有曲折入微的感人细节。影片将家国情怀、人心向背与惊险、悬疑、枪战等融为一体,正如专家指出的,“在一艘逼仄的军舰上策反,没有纵深的掩护,没有回旋的余地,古今中外身处绝境的背水一战,不过如此。因而,从头到尾的悬念,自始至终的紧张,是本片最大的看点。”
这部影片的结尾,也令人深思。在“联荣号”起义后,经过海上激战,国民党的另一艘军舰故意放空最后一颗炮弹,放“联荣号”回归祖国。这个结尾的设置颇有深意,空炮声意在告诉苍天:这是中国人跟中国人兄弟之间的事情,是同胞之间的争斗,也在暗示“回归”和“统一”是人心所向、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就像导演包福明所说:影片核心主题就是“联荣号”的“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