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了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申报的22个项目入选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无疑是献给正在欢庆共和国六十华诞的中国人民一份大礼。
当天通过的76项“代表作名录”中,我国申报的包括中国书法、格萨尔、妈祖信俗等22项全部入围。一夜之间,中国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数量由原来的4项一举增加到26项之多。此外,还有羌年、中国传统木拱桥营造技艺、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3项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后两年通过保护措施实施成效验收后将直接列入正式的“代表作名录”。
据介绍,中国此次进入“代表作名录”数量之多、评选中意见之一致,是自2003年“非遗”代表作名录评审以来从未有过的。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由此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走在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列。
中国的“代表名录”数量的迅速增加,反映了国际社会对近年来中国政府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大力推进保护工作并取得非凡成就的一种充分肯定。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近4亿字的10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艺术资源;2006年、2008年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两批共计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至2009年文化部先后命名了三批共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先后设立了闽南、徽州、热贡、羌族4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区域实施整体性保护;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全面开展;四级名录(国家、省、市、县)保护体系基本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等概念的提出,进一步促进了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非遗”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成果也开始被人民群众所广泛共享。
中国的“代表作名录”数量的迅速增加,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级文化部门上下努力,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辛勤付出的结果。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举国共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开始被不断地认识和重视。作为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被写入了“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进入中国,不过6年时间,却在全社会获得了广泛的认知,甚至“非遗”一词还成为2006年的最热门十大流行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