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地震让人一下子意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也可能是跳舞可以转移悲伤。”这让王官全欣慰。已经一年多了,王官全还是每天培训大家跳一个多小时。如今,差不多带出了上百个能跳羌舞的人。
想把羌文化编进孩子的教材
重建规划中拟建的9个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将分布在北川新县城至青片乡一线,包括王官全在内的19个省级非遗传承人成了传习所的核心人物。
上个月,徐正斌找到王官全,商量在将来建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怎样展示羌舞。“我们不如搞一个流动的传习所?最好是到每个村寨去。教会的人越多,文化的传承面才更广,村村都是传习所喽。”王官全笑着说。
徐正斌明白王官全的心思。王官全已自发成立了 “禹羌文化中心”,位于北川老县城东线的石椅羌寨,紧挨地震遗址博物馆和唐家山堰塞湖,是游客必到之地。在他的蓝图里,应该到地震博物馆和唐家山堰塞湖周围的村寨,逐一去展示羌舞,教大家羌舞。各羌寨目前都在发展旅游兴寨,羌舞能留住游客的脚步,“能把文化传下去,又可以振兴旅游产业,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这段时间,王官全沿着老县城一路往东,从吉娜羌寨跳到了石椅羌寨。除了领舞外,他每次挑选的演员都不同,“轮换着,让他们都得到锻炼。”而表演也得到回应,学舞的队伍在壮大,他们中间有游客,还有援建方的山东汉子。
王官全说,目前他正在整理北川第二套锅庄,整理结束后,将尽快把第二套锅庄传播出去。
传承羌文化,王官全还有更长远的考虑。眼下,他正和另一个非遗传承人一道,把那些原本“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或“只能身教”的羌族文化用文字、音像整理出来,准备把资料交到大学里去,希望借助专家的力量形成系统,“最好能编进教材里去,传承要从孩子抓起。”王官全真诚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