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峰,男,生于1958年1月,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执业药师,现任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山东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国家级阿胶炼制技艺唯一传承人。1974年进入东阿阿胶厂工作,曾任设备动力科长、处长,厂长助理,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曾分别从事设备动力、采购供应、生产制造、技术改造、质量管理、研发管理、市场营销工作。先后聊城大学MBA,清华大学总裁研修班,北京大学MBA研修班,国研斯坦福中国企业新领袖培训班学习。曾获山东省医药管理局局级拔尖人才,聊城市拔尖人才、自学成才先进个人,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中药行业“八五”技术改造优秀工作者,全国合理化建议先进个人称号,先后获发明专利10余项,获得省级及以上科技成果8项。
他,一脸真诚,谈吐流畅,处处流露出聪慧和豪爽。
他,佩戴着红色的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胸牌,显得比平时精神了许多。
他,就是被外界称为“少帅”的东阿阿胶传承人――公司总经理秦玉峰。
两会期间,围绕着如何扛起阿胶传承大旗的话题,秦玉峰总经理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为什么阿胶传承人选中的是你
记者:全国阿胶企业近百家,职工数万人,为什么阿胶传承人选中的是你?
秦玉峰:可以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先说天时,“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阿胶起源于东阿,最早可见记录载于《神农本草经》,至今已经2500年有余。曹植称其为“仙药”,李时珍更称阿胶为“圣药”。历代皇家贵族把阿胶作为贡品,每年冬至派大员监制阿胶的历史也早已源远流长。
清朝的时候,到冬至这一天,皇帝派四品大员到东阿监制阿胶,监制的阿胶就是九朝贡胶,而且是冬至这一天,子时取水,由传承人率众高徒用宫廷秘方炼制冬至九朝贡胶,以保证其疗效品质。
我们在整理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时候,发现冬至九朝贡胶的制作方法,制作工艺,制作的时间、地点,选用的原料都非常讲究,记载得非常详细。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为了抢救性地对冬至九朝贡胶的制作技艺进行保护,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坚持按照原有工艺要求精心制作。首先是驴皮,要选用乌驴的皮。这种驴皮是纯黑色的,像乌鸡一样纯黑。乌驴资源是十分稀缺,在冬至前一个月取其皮,此时驴营养最丰富。用这种驴皮作为炼制冬至九朝贡胶的原料,是保证冬至九朝贡胶疗效的基础。
为什么冬至九朝贡胶最好?
我们通过深入研究发现,我国24节气是自然科学体系,它记录了天体运行的一些规律,是中国几千年来农耕文化的总结。当时的冬至九朝贡胶炼制,对原料的选择,对时间的选择,符合自然规律,是中华养生智慧的结晶,是有科学道理的。
再说地利。水是阿胶之魂。东阿地下水得天独厚,它是太行山、泰山两山脉交汇的地下潜流,相对密度1.0038,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相对于其他地方的水,每立方米重七、八斤,是炼制阿胶最理想的电解质。这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说是上天所赐。
再说人和。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各行业百废待兴,作为中医药事业的重要传承内容,东阿阿胶厂于1952年在东阿县成立。在此之前,东阿县的阿胶生产已经维持了两千多年的家庭手工作坊式生产,并一直秉承传男不传女的工艺传承模式。随着新中国现代阿胶奠基者刘维志进入东阿阿胶,这个虽有国营工厂身份,但实际与作坊生产相仿的企业迎来了第一轮的转机。而我则正是刘维志时代成长起来的阿胶人。我1974年10月,进入东阿阿胶厂参加工作,自17岁起即师从第七代传人刘绪香老药师钻研阿胶传统炼制技艺,至今从事阿胶行当已达35年,精通泡皮、切皮、化皮、熬汁、浓缩、凝胶、切胶、晾胶、擦胶等全部制胶技法,成为创于清代嘉庆五年、历史上颇具影响的东阿阿胶制售堂坊――同兴堂第八代传人,也是有完整传承记载的第八代阿胶传人。总起来说,我之所以被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唯一的阿胶制作技艺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阿胶的发源地、全国阿胶生产技术最先进的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得天独厚的生产原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胶制作技艺保密工艺,同兴堂阿胶第七代传人的口教身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