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秧歌高唱对台戏
1864年,胶州马店中村的纪鸣珂、殷洪琴将一个赌鬼怕老婆的真实故事改编成口头剧本《裂裹脚》。同年冬,马店镇楼子埠村的刘彩打破了秧歌家传村传的框子,从各村挑选出较有名气的秧歌演员聚集于楼子埠,切磋排练《裂裹脚》,食宿皆由刘彩供应,这种形式也被他们称为“安锅”。这出戏演出后引起强烈的反响,刘彩也被看做是小戏秧歌的鼻祖。
民国九年(1920年)秋,已是花甲之年的胶县(1918年—1987年胶州改叫胶县)后屯村秧歌爱好者陈銮增,别出心裁地将武功恰到好处地融入以表演见长的文秧歌之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武秧歌。自此,胶州秧歌被分为文、武两个流派:“文秧歌”,又称“北路秧歌”;“武秧歌”,又称“南路秧歌”。
武秧歌令看惯了文秧歌的观众耳目一新,陈銮增瞅准时机“招兵买马”,到胶县各村镇巡回演出。民国十六年(1927年),陈銮增率领武秧歌首次闯进县城,在南关窑头街安锅排演。据记载,刚“进城”的秧歌就抢来了梆子、洛子、京戏、肘鼓子等之前备受追捧的剧种的观众,连以前瞧不起秧歌的“范、孙、法、王”四大家也主动邀请秧歌班到家中演堂会。1928年,应天后宫戏楼、海庙戏楼、城隍庙戏楼三大戏楼的先后邀请,秧歌由广场走向舞台。
据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胶东村老艺人唐振敬生前回忆:武秧歌进城很受百姓欢迎。陈銮增的班子在城隍庙戏楼连演数天,观众场场爆满。演出结束后,几家有名的乡绅地主都争着邀请去自己家里演堂会,相互争执打起架来。有一家姓范的地主,趁打架之际,偷偷地把戏班的戏箱子拉走……
武秧歌风生水起,文秧歌也不甘拜下风。他们努力在“文”上下工夫,除唱腔、音乐、化装、剧目作了一番调整之外,并专人去苏州购置戏装,旦角演员一律“包大头”。不久,文秧歌也开进了县城,与武秧歌唱起了对台戏。
文武两派经过十余年的竞争后逐渐融为一体,既保留了文秧歌的妩媚抻展,又加进了武秧歌的粗犷豪放,把秧歌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胶州秧歌也在民国时期一度达到顶峰。据统计,胶县境内教习秧歌的安锅点最多时有500处以上。
“七七”事变后,由于日本侵略者进攻胶东,胶州秧歌渐次陷于低谷,除日寇在大行村的“局子”里豢养了一支秧歌队专供“欢迎”、“欢送”、“宣抚”之用外,锣鼓之声不再相闻。
1948年,锣鼓喧天,唢呐声声,秧歌队翩翩起舞,欢迎人民子弟兵开进县城,胶州秧歌也得以重见天日。
走出“锅门口”一炮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