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菜园村地处东明县东南大屯镇境内,全村2200多人,文娱活动丰富多彩,尤其羊抵头鼓舞闻明远近。羊抵头鼓舞起源于上古皇帝时代,先民们将狩猎所获猛兽的兽皮用作鼓皮,兽骨作为鼓槌,动作模仿羊、牛角斗时的激烈场面。因其舞蹈气势刚劲、雄壮,动作似羊抵头而得名。
千年历史 源远流长
谈起羊抵头鼓舞的来历,东明县文化局局长孔素梅认为,羊抵头鼓舞系山西盘鼓的一个支脉,因其舞蹈动作似羊抵头,且胸前挎鼓,故称羊抵头鼓舞。
关于起源,据齐鲁文化从书《舞蹈》卷中的记述和当地老艺人的讲述,元末黄河大堤决口,淹及河南、安徽、江苏北部、山东、河北南部,人们为了活命,幸存者都逃往山西,那时山西洪桐非常富足,但也养活不了那么多人。朱元璋起兵攻元,元灭明兴。明之初举行大规模迁民活动,东明民众大多是在明洪武、永乐年间迁移至此,羊抵头鼓舞也随之传入东明县王菜园村,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流传于鲁西南和豫北一带。
羊抵头鼓舞开始称“四翻鼓”,规模较小。因当地村民素爱习武,遂将武术融入舞蹈,增大了动作的幅度,丰富了舞蹈的内涵。经过几代艺人的传承发展和艺术追求,羊抵头鼓舞已基本成熟,流行于鲁西南地区的东明县王菜园村为代表的鼓队,舞者整齐,伴奏完整,技艺悯熟,在艺术风格上近于原始、粗放,朴拙而独具特色,传统的“跃起四鼓撞”“对脸弓箭步”,“抛接鼓槌”及“五部四番”的鼓点,以粗中见细,俗中见雅而见长。当地有看鼓队,听鼓锤,见了羊抵头不瞌睡之说。
羊抵头鼓舞虽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但因其传承方式是“口传身授”,缺少文字记载,民国以前的传承关系已无据可考,现据老艺人回忆,民国以来已传承五代,羊抵头鼓舞的鼓曲属套曲结构称为五步四翻:即1、引子;2、大镫镲、小镫镲(一翻);3、大咕噜噜、小咕噜噜(二翻);4、大闷、小闷(三翻);5、大得胜(四翻)。鼓点的变化手法及连套方式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表演时舞步随着鼓点连续演奏,同时又富有变化,具有一定即兴性。
艺术表演 特色独具
“如果没有亲耳听过,就感受不到羊抵头鼓舞那种强烈震撼的民间艺术风格。”东明县文化馆馆长郭剑说,当几十面大鼓、铜器及尖子在一起演奏时,气势十分宏大,远听像惊雷,近听如万炮轰鸣,颇有排山倒海之势,惊天动地之威,有一种摧人奋进、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羊抵头鼓舞在表演时根据其功能和场地的不同,其表演形式分为原地表演和行进表演两种方式。原地表演时鼓舞人每四人分为一组,两两交叉相对,数组排成方队。铙、镲、锣等打击乐器分列两旁,尖子号分为四组,置于方阵四角,观众可环绕四周。表演起来,锣鼓震天,气势宏大,场面极为热烈壮观。行进表演时表演者先以左右列阵对峙形成两军对垒的场面,继而排成四路纵队,最前面是鼓队,中间是铙、镲、锣等打击乐器,最后是尖字号,边行边奏边舞,步伐随着鼓点,讲求动作协调一致,整齐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