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广东”始创于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底。由汪精卫的家厨陈彬兄弟创建,初期以供应广式风味的馄饨、面条、白斩鸡等小吃为主,没有店名。但由于其所售馄饨注重质量,很快获得“馄饨大王”的美称。解放后,1950年注册定店名为“广东馄饨大王”,因广大顾客称其老板为老广东,故后改名为“老广东菜馆”。
初创时的老广东卖的馄饨与众不同。首先馄饨皮就很讲究,每斤面粉内加四只鸡蛋,人工擀压成一百四十张面皮。馅心选用三成肥、七成瘦的鲜【详细】
“老广东”始创于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底。由汪精卫的家厨陈彬兄弟创建,初期以供应广式风味的馄饨、面条、白斩鸡等小吃为主,没有店名。但由于其所售馄饨注重质量,很快获得“馄饨大王”的美称。解放后,1950年注册定店名为“广东馄饨大王”,因广大顾客称其老板为老广东,故后改名为“老广东菜馆”。
初创时的老广东卖的馄饨与众不同。首先馄饨皮就很讲究,每斤面粉内加四只鸡蛋,人工擀压成一百四十张面皮。馅心选用三成肥、七成瘦的鲜肉斩成糜。加入开洋末调味,调馅不用水,而用蛋,包制时每只馄饨还加上鲜虾仁一只。馄饨汤用每天烹制的白斩鸡的原汁。因此“老广东”的馄饨个大,馅心足,汤汁鲜,皮色微黄透亮,韧滑爽口。早期“老广东”除供应鸡汁馄饨、面条、沙河粉、粥类等广式小吃外,还逐渐发展到经营假烧鹅、大王饭、沙鸡饭、烤鸭等广东风味饭菜。尤以“假烧鹅”别具风韵。其颜色金黄,外酥脆,内软嫩,与烧鹅味同一辙。令人非解的是如此精美的菜肴竟是用猪大肠制成。此菜选用肥肠,洗涤去腥后蒸熟,滚以面包屑,置油锅氽炸至脆,改斜块堆砌盘中,佐以椒盐蘸食。“大王饭”是该店的招牌饭,用蛋炒饭盖上以虾仁、腰丁、鸡丁、笋丁、青豆、叉烧丁等什锦料烩成的浇头,再复上一只荷包蛋而成。老广东的烤鸭也有口皆碑。其制法独特,讲究选坯,烤制时灌上用蒜头、豆酱、生抽等调制的卤,吊在腰鼓形的炉内,用木炭炙熟而成。其色泽枣红,皮酥脆,肉嫩香,令人百食不厌。“老广东”当时虽说店面不大,因其特色肴馔,仍吸引了四方来客,天天门庭若市,国民党高级官员和社会知名人士叶公超、蒋纬国夫妇及傅抱石、胡小石等都慕名而至。
“老广东”原址在中山路86巷1号(即胜利影剧院隔壁小巷内),1958年移至中山路96号大街上,1979年迁入新街口北侧的中山路45号现址。1985年“老广东”将后场平房改建成三层楼房,建筑面积扩大到800多平方米,能同时摆台50多张。
1973 年以来,在粤菜名厨黎应森师傅的带领下,“老广东”陆续创制了“菠萝鸭片”、“王葱虾仁”、“香滑鲜奶”、“酥炸狮子球”、“家乡鱼饼”、“葡汁鸡腿”、 “红烩八珍”、“麒麟桂鱼”八大具有岭南风味的名菜。香港饮食代表团考察后,认为属粤菜上乘佳作。1972年中美建交后,“老广东”为首批开放单位接待外宾,当时美国驻联合国法律顾问马丁夫妇对该店菜肴非常满意,他们说“这是我们到中国吃得最好的一家”。他们特地深入厨房,对所食的七道肴馔从选料、配方、加工到烹制,详细了解,反复求教。“老广东”日常面市的肴馔有150多种,顾客尤以两广、福建、港、澳、台胞为多,至今先后接待过美国、日本、加拿大、东南亚等三十多个家的外宾,最盛一天同时接六个国家的旅游团。住在金陵饭店和胜利饭店的中外宾客也常常光临该店。1986年春节以来,“老广东”又陆续推出 “发财如意”、“大展鸿图”等创新菜,在市饮食业首届创新菜肴活动中,“老广东”的“蟹菊鸡柳”、“云菜牛饼”、“八宝酿鲜茄”等分别被评为“最佳菜肴” 和“优秀菜肴”。并被授予团体一等奖。
1987年,该店菜获江苏省文明服务示范单位和南京市二商局先进门市部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