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时间:1970-01-01 08:00 点击:我要评论

 “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截至2013年底,我省共有“老字号”企业55家,其中由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22家,由江西省商务厅认定的“江西老字号”企业33家,企业分布在食品加工、医药、零售及餐饮住宿、工艺美术、加工制造等行业。

我省不少“老字号”产品曾经饮誉大江南北,如“黄庆仁栈”药房、“石钟山”豆制品、“封缸”酿酒、“南安”板鸭、“狗牯脑”茶叶、“铁拐李”灯芯糕等。不少“老字号”企业虽历经坎坷,在当今的商业大潮中依然呈现出勃勃生机,2013年,高安市大观楼腐竹有限公司、九江市清真梁义隆食品有限公司、婺源县清华酒业有限公司、萍乡日新德花果厂等21家“老字号”企业均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销售、利润等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这得益于国家和省里对民族产业的支持,得益于“老字号”自身的改革与创新。

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拥有昔日的辉煌,却坐看今日的衰落”,这是一些“老字号”留给人们的印象。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有不少“老字号”企业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其一,品牌保护意识薄弱。2006年,推荐“中华老字号”工作启动,但我省一些企业却“怕麻烦”、“不屑”申报,还有许多由于没有注册商标而无法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有的甚至连一直使用的商标都被别人抢注。

其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缺乏。历史上,“老字号”企业大多为手工作坊,靠的是独特的工艺和产品。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部分“老字号”经营者忽视了对“老字号”文化的挖掘和整理,不注重运用自己独有的文化去塑造品牌、宣传品牌,依然固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传统观念,片面强调“继承传统”和保持“传统特色”,在经营理念上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尤其是在产品开发和市场销售方面缺乏创新,导致企业多年来只能勉强维持,有的甚至已经逐步退出市场。

其三,商业网点保护乏力。“老字号”企业大都位于城市的商业黄金地段,长期的发展形成了浓厚的商业和文化氛围。“老字号”企业有其历史渊源和地理标志,在消费者中老顾客、回头客居多。但随着城市改造建设工作的推进,“老字号”面临店面拆迁、异地安置的问题,有的被安排在缺少商业氛围的偏僻地段,经营困难;有的被拆迁后,经营网点几年得不到安排,以致陷入只能保留一个执照、一块牌子的困境。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老字号图库

今日推荐

视频聚焦

栏目推荐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