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博会吉林周“三民”展示区,除演示马头琴制作外,白苏古郎还不时拉上一曲,“我要寓教于乐。”
白苏古郎是个蒙古族小伙,今年29岁,但制作马头琴已有10年。这一次,他将25把大小不一的马头琴带到了上海世博会。
选择前郭 选择马头琴之乡
马头琴是蒙古族历史上较为悠久的一种弓弦乐器,因琴首雕有马头而得名,蒙古语叫它“潮尔”。
白苏古郎出生在呼伦贝尔大草原。2001年,20岁的他为了学做马头琴,在呼和浩特市一马头琴厂打工。2005年冬,学有所成的他选择来到我省前郭县制作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乐器,而前郭是我国的马头琴之乡,这里的氛围好。”白苏古郎说出他选择在前郭制琴的理由。
目前,他已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头琴制作的传承人。
要3年以上自然干燥木料
马头琴不好做,尤其是选木料。
白苏古郎说,制作马头琴至少需要白木、枫木、梧桐木、缅甸木、红木等5种木料。而这些木料产地又有不同,有长白山、河南兰考、越南和巴西。
其中,琴头、琴杆和琴箱对木料要求最为严格。“必须是3年以上,自然干燥的木料。”白苏古郎说,出一把琴至少需要一块长1.5米,4厘米米高,16厘米宽的木料。
那制作一把马头琴需要多长时间?
白苏古郎说,以中音琴为例,需要半个月,“这是纯手工做。”但现在,一些加工已改用电器,诸如刨板、找平等,这能节省两天时间。
弦丝改用尼龙丝
“现在弦丝都是高强度尼龙丝的。”白苏古郎用手指捻了一下弦丝向游客们示意。
“不都是用马尾制的么?”这一下勾起了游客的兴趣。
他说,原先的弦丝确实是由马尾制成的,需要250根~300根马尾,每根要达到0.7米长。“这就限制了马头琴走向专业舞台。”白苏古郎说,用马尾制弦的马头琴与其他乐器和音,一旦调到标准音,马尾就会受力不住断掉。
而采用高强度尼龙丝,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也让马头琴从蒙古包走上了专业舞台。
他制作的马头琴,两根琴弦分别用120根(里弦)和160根(外弦)尼龙丝做成的,两端用细丝弦结住,上端缠于弦轴,下端系于琴底的尾柱上。
“但琴弓还必须用马尾。”白苏古郎强调。这是因为马尾上有小刺,马头琴就是靠这小刺拉动风箱,发出悠扬的声音。
独创马头琴雕有“龙头”
传统的马头琴,在琴头部位只有马头,而白苏古郎所制的马头琴,在琴头的马首下,还雕有龙头,取意“龙马精神”,“更体现中国风。”白苏古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