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06年9月14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
该机构是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中央编办复字[2006]03号)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机构,承担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具体工作,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咨询;组织全国范围普查工作的开展;指导保护计划的实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举办学术、展览(演)及公益活动,交流、推介、宣传保护工作的成果和经验;组织实施研究成果的发表和人才培训等工作职能。
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建院的五十多年历程中,一直致力于民族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保护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艺术研究院历来重视田野调查这一民族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遗产保护的基础工作。从五十年代初的民族音乐全面普查到近几年的“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国家重点课题的田野工作,大量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得以抢救、保护和传承。如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就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杨荫浏先生等在五十年代初期的田野调查过程中得以抢救,并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的。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受文化部委托,承担着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具体组织工作,为我国连续3次申报的4个项目都得以成功入选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中国也由此成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数量最多的国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在组织申报工作中表现出的学术水平和工作态度,赢得了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普遍赞扬。2003年初,文化部与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和中国文联等单位,启动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之后,也将负责具体工作的“国家中心”,设在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中心在保护工程的实施过程承担了试点单位确定的论证、人才培训等大量工作。中国艺术研究院注重国际学术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和经验的交流,并分别于2002年、2003年和2004年成功主办了三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以敏锐的眼光和高度的责任感,创造性地将学术界普遍认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人为本”的原则付诸于实际工作之中,于2005年聘任了首批30位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不仅有效地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社会影响力,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
与此同时,中国艺术研究院还着眼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承担着大批国家级、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等重点课题项目。
特别是近一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全程参与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立工作、承办了我国第一个全面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全面介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活动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宣传等工作,为顺利实现文化遗产日活动的既定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现有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专业的高级研究人员近二百人,其中有六十余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目前中国唯一的一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评审委员会委员,也是由中国艺术研究的专家担任。此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已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将全面系统地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