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赵媛媛

时间:2010-03-02 11:21 互联网 点击:我要评论

赵媛媛,1966年10月出生。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研究生学历。安徽省黄梅戏学校副校长,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庆市政协常委,安徽省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省戏剧家

  赵媛媛,1966年10月出生。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研究生学历。安徽省黄梅戏学校副校长,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庆市政协常委,安徽省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安庆市戏曲家协会副主席,安徽黄梅戏基金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第十六届党代会代表,曾荣获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省优秀青年、安庆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津贴,政府津贴。2004年度荣获中国二十一界戏剧节“梅花奖”,2004年荣获“安徽省五四青年奖章”,2006年荣获安徽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2007年获安徽省“六个一批拔尖人才”称号,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传承人称号。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这耳熟能详的歌词来自安徽黄梅戏《天仙配》。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繁华大都市的KTV也常常响起这优美的唱腔,隽永的唱词。

  诗词曲赋是中国文学艺术的四大瑰宝,其中之“曲”指的便是地方戏。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借之娱情怡兴。从京畿重地到偏远边陲,从城镇到乡村,从国内到海外,可以说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戏剧.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鄂、皖、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明崇贞年间,黄梅知县曾维伦在《黄梅风教论》中就有“十月为乡戏”的记述。清道光九年,在别霁林的《问花水榭诗集》中,就有这一剧种生动的描述 “多云山上稻荪多,太白湖中渔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

  上世纪50年代,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张云风等老一辈民族艺术家极大发展了黄梅戏的文学性、艺术性、唱腔和伴奏,使这一地方剧种的民俗性和通俗性得到质的升华。《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就是这一时期所产生的代表性作品。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以马兰、黄新德为代表的新一代艺术家群体的活跃和一批舞台影视作品的广泛传播,使黄梅戏在戏曲艺术整体面临困境的时刻,获得了上升的发展势头;20世纪末,黄梅戏艺术得到了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创造了舞台剧作、影视作品、音像制品、理论著作以及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态势。黄梅戏从乡村草台登上了都市的大雅之堂,最终成为驰名海内外的著名剧种。外国友人誉称黄梅戏为“中国的乡村音乐”.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上一篇:吴仕恒   下一篇:王习三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